我在天下匡裔网上看了山东省日照市匡军远先生发表的《日照始祖匡九公来源考证》一文,非常欣喜,他对匡九公来源论述的非常精确到位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匡九公迁徙的祥细情况。但我对“匡九公系匡才公之曾孙渭卿公”的结论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匡九公应系匡才公之曾孙九卿公”。
《睢宁县志》记载:“下邳匡氏汉丞相匡衡之后裔,世居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1170年宋、金时,匡友、匡珍父子耕于下邳匡家镇(元时称匡里或贞孝里,明、清时称匡家渡,今睢宁县匡桥村),匡珍娶刘氏于1187年生子匡才。匡才好读孙武兵书,雄英多智,金时为武略将军、邳徐兵马都巡使,居下邳城。1234年(甲午)金亡率部归元朝,继续镇守徐邳。因战功被提拨授予沂邳河东监军兵马使。1238年升任沂邳河东元帅兼建武军节度副使。1252年(壬子)南宋大军突袭入境战死沙场,时年匡才65岁,夫人高氏45岁,其子国政6岁。1262年(壬戌,中统3年) 南宋大军攻占下邳城,城中百姓全部被俘,16岁的匡国政随母离开下邳城居之淮安,长大成人后,任淮东枢密院判。1277年,也就是南宋灭亡的前二年率300余户几千民众归元,使元朝不战而胜获取一州两县,授承事郎,历任杨子县丞,睢宁、汶上主簿,濮州、睢州判官,虞城县县尹,归德府通判,为官所到之处以廉洁惠民著称。匡国政待母极为孝敬,多次割血和药喂母,使患重病的母亲康复健壮,寿高89岁而终,葬在匡里先祖的墓地。匡国政在墓旁搭建草棚,以野鹿为伴守孝三年。匡国政一家“父死忠、母守贞、子尽孝”的事迹惊动朝廷,1315年(乙卯,元延佑2年)9月3日,遂以集贤大学士臣颢清赐匡氏褒德之碑,元修国史程巨夫奉诏来到下邳城书写碑文。元朝廷把匡国政的老家匡里改名为“贞孝里”。匡国政生育一女三子,女儿嫁毛润孙;长子匡健(宪可)1316年(元延右3年)进士,隆兴路富州(今江西省丰城市)教授,生六子台卿、关卿、闵卿、海卿、稷卿、渭卿,均无材料可查;次子匡伟生二子,也无材料可查;三子匡俨生子九卿,将军,在家排行老九也称九将军,生子五,元末明初战乱外迁,后第五子归睢宁(古下邳城)守祖业,传三房,长房迁山东。明末清初,睢宁十二世祖因故搬出下邳城,迁居睢宁匡家渡(今匡桥村)。1668年,清康熙七年,郯城发生强烈地震加之黄河掘口洪水泛滥,波及现在的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千里无人烟。邳州城(古下邳城)也被洪水淹沒,城内族人大都亡役,睢宁匡氏因早已迁出下邳城得以幸存。
《日照始祖匡九公来源考证》一文说:“日照、胶州、赣榆始祖匡九公在家排行老九也称九翁。诰封武德将军,娶刘氏、万氏,生匡亨、匡福等五子,为避兵乱几经周折,于元朝末年的1357年以前,从淮之东海迁居赣榆县旗山下东口村(今匡家口村) ,率五子高举义旗起兵追随朱元璋反元朝有功,明朝建立后其五子被分封各地任职,长子匡亨明朝定鼎之前,因避兵乱迁至日照城前村(今日照市五莲县西城仙村),世居日照;次子匡福洪武元年授封沂州,后迁莱州任职,因抗倭有功封胶州守御所正千户授武德将军,由其长子世袭,长子德、次子贵世居胶州,其三子政、四子荣迁回赣榆守祖业;其他三子授封各地,一时材料失查”。
从以上两地的材料看,一些重要信息是想当吻合的。下邳匡俨生子九卿,将军,在家排行老九也称九将军,生子五,元末明初战乱外迁,后第五子归睢宁(古下邳城)守祖业,传三房,长房迁山东。日照、胶州、赣榆始祖匡九公在家排行老九,也称九翁。诰封武德将军,娶刘氏、万氏,生匡亨、匡福等五子,为避兵乱几经周折,于元朝末年的1357年以前,从淮之东海迁居赣榆县旗山下东口村(今匡家口村) ,率五子高举义旗起兵追随朱元璋反元朝有功,明朝建立后其五子被分封各地任职。这里的下邳“九卿”、“九将军”与日照“九公”、“九翁”应是同一个人确凿无疑。日照“九公”五子明朝建立后被分封各地任职与下邳“九卿”战乱外迁,五子归睢宁(古下邳城)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可以肯定的说,匡九公在家排行老九,也称九卿、九翁九将军,是睢宁四世祖,也是日照、胶州、赣榆匡氏始祖。匡九公祖籍江苏省睢宁县匡桥村,邳州城人(指古下邳城) ,(从年代推算也非常符合)系匡才公之曾孙九卿公。
以上所言是否正确、还请族亲指正。
江苏睢宁:匡琳(字:作林)
(总世系:102世衡公:72世。才公:21世
山东日照:匡军远。九公21世。
201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