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匡裔方氏之渊源与变迁

2018-03-03    阅读 3,437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中国姓氏,是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全过程的见证文化,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过程和国家统一上,中国姓氏文化曾经起着独特的民族凝聚力作用。

  在我们的人生中,姓氏和祖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如当我们认识一个人或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自己或对方首先想了解的是“你贵姓?哪里人氏?”。几千年来,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如果彼此同姓同宗,无形之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一种亲和力。因此,姓氏与祖籍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是非常重要的,它有着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作用,甚至是可能成为我们人生立业的一种机遇。

  姓氏有源,祖宗有根。寻根溯源,探脉清支,认祖归宗,祭先祀祖,孝敬父母,延续香火,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的传统。可以说,正因为这种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使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亲和力、同化力和凝聚力。

  我们匡(kuang)裔方氏自周朝匡句(gou,音勾)须肇氏,至北宋初立易匡姓为方姓,几千年来匡氏匡裔家族的繁衍生息,迁徙聚散,分支演变,悲欢离合,大多零散见于族谱之中,但是缺乏详实的记录和佐证资料。由于以前信息、交通的不发达,对历史、族史资料的查询、交换难以实现,特别是在明朝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匡裔方氏初修成谱之前两千多年的族史没有系统、详实的记录,而以后的几次族谱续修间隔年代也太久。所以,对匡裔家族的起源、演变、繁衍、分支和迁徙,前贤一直没有过较为系统的搜集、考证、研究、分析和整理,有些记述存在着前后相矛盾或与历史年代和史实不相符,甚至不合逻辑和自然规律的问题。千年来,这些疑难问题没能得到解析,因以疑传疑,以讹传讹,使后人读谱似懂非懂,一头雾水难明真象。

  我们匡裔方氏做为中国姓氏和客家的一部分,但在诸多的姓氏专著和客家文化书籍中,尚未发现对匡裔方氏的起源与变迁的有关记述,说明外界对我们匡裔方氏并不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匡裔方氏后人有责任研究、理顺自己的族史,让大家多了解我们的历史,扩大匡裔方氏的知名度,这不但是对我们氏族的贡献,同样也是对中国姓氏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贡献。

  笔者多年来业余研究我们匡裔方氏族史,参阅了一些其他匡氏、匡裔支系族史资料,同时查阅、对照了相关史书,对兴国祖居地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现试图对匡裔方氏和有关匡氏支系的渊源、演变、迁徙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证、分析和整理,尽可能地解析一些疑团、谜团和更正一些谱载错误,理顺族史脉络,为研究姓氏和客家文化的学者提供一份匡裔方氏的族史参考资料,同样也是使我们匡裔方氏对自己的族史有一个较为明晰客观的了解,希望为我们匡裔方氏子孙的丕振家声、光宗耀祖能起到一些启迪作用,也希望通过本文对俊贤研究族史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更希望外迁其他地区尚未联宗的匡裔方氏宗亲能够通过本文了解兴国、于都、宁化、宁都匡裔方氏的变迁情况,最终能够达到宗亲联系、交换资料、寻根溯源、联宗续谱的目的。

  一、匡 姓 匡 裔 的 渊源

  要追溯匡姓匡裔的渊源,我们首先还是要了解中国姓氏的起源。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最早时,姓为氏的支系。如黄帝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黄帝统治中原大地后,其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有姓十二:姬、酉、祁……等,这十二个姓事实上是有熊氏部落的分族。到了西周,作为血缘关系的姓和氏之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西周“裂土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300余,天子尊为大宗,诸侯称为小宗。国君嫡长子继承国位、爵位和姓,百代不变其姓,此谓大宗;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统称庶子,凡获得分封的另立一家,获得新氏,多以封邑为氏,称为小宗。庶子的嫡长子又继承新氏族,其他儿子再立新的支氏族,往往以封的乡、亭为新支氏族。没有土地可封的儿子,或以先祖的号、谥、官、名等为新氏族,五代以后降为庶民,无氏可立。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实施“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裂土分封制”,皇亲国戚,文臣武将也没有自己的封土,使原先代表贵贱的“氏”与区别婚姻的“姓”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姓与氏都只剩下标记血缘系统符号的作用。因此姓与氏已混合为一了,统称之为姓氏。

  远古时期,神农氏为黄河流域部落的君主。因神农氏居于姜水而以姜为姓,以火德王,故叫“炎帝”。到4700多年前,神农氏已经衰微了,少典氏的后代有熊氏国崛起,君主为公孙轩辕。公孙轩辕因居于姬水(今陕西岐山县岐水),故又改姓为姬。轩辕氏打败了神农氏,又擒杀了蚩尤,平定天下而受到各部落的拥戴,因而取代神农氏为帝王,以土德王,土为黄色,故称“黄帝”。黄帝曾孙高辛氏继帝位后,即为帝喾。帝喾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其后裔有部分得姓为子姓。

  历经夏、商两朝,在商殷末年,纣王残虐无度,民不聊生。帝喾的后裔西伯姬昌因礼贤下士,广罗人才,使其诸侯国周势力日渐强大。姬昌就是闻名后世的周文王。周文王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出师伐纣,在姜子牙和其弟周公姬旦的帮助下,推翻了商殷,建立周朝。周武王死后,成王姬诵尚年少,周公姬旦摄政当国,平定武庚叛乱后,还政于成王,进行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国。周公姬旦之子姬伯禽(一说为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鲁国(今河南东北部至山东省南部一带)。

  句须,西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人,管理鲁国的匡邑(今河南长垣西南),为匡邑的最高长官,因以辖地匡为氏。

  但是,匡句须原本姓什么?是谁的后裔?

  据查,湖南常德、耒阳等匡氏支系族谱记述匡句须为周文王姬昌之后,江西修水县匡氏族谱记载“匡姓出于子姓”。而子姓又出于姬姓,姬姓为黄帝之姓。这与有关姓氏专著如《中华姓氏通书》、《中国百家姓寻根》等书中考证、记载的“匡姓出于姬姓”是相吻合的。

  因此,句须公原为姬姓(或子姓)是有据可依的,乃是黄帝的后裔,帝喾的后代,因其在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任鲁国匡邑长官,故以匡为氏,是为姬裔匡氏。秦汉后因姓与氏已合为一,匡句须后裔以匡为姓氏。匡姓自句须公肇氏,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二、匡 氏 匡 裔 的 迁徙 与 演 变

  (一)匡氏匡裔的迁徙概况

  匡氏后裔自春秋战国时期,已由鲁国匡邑一带(今河南东北部)向山东南部一带徙居。至西汉中期,以匡衎、匡衡兄弟为代表的前后数世匡氏先祖显赫于朝野,匡氏后裔因官居家等又向山东半岛方向迁徙,山东南部成为匡氏的第二个发祥地。在以后到隋唐前的六百余年时间内,有部分匡氏后裔迁徙到河南等中原地区。

  匡氏的南迁始于唐朝初年。在唐末以后,匡氏匡裔有过三次大迁徙。第一次匡氏大迁徙是在唐末至宋初年间,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避战乱。唐末,李唐王朝已衰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官逼民反,战乱不断。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发生的“庞勋作乱”席卷山东南部、安徽、江苏北部广大地区,不久后的唐僖宗年间(公元875—883年)又发生的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战火烧遍江南和中原地区。连续多年的战乱,到处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亡避难。二是宋初的“避讳易姓”之灾,使山东、河南等地的匡氏百姓无立足之地,为逃灭族之灾纷纷外迁。从唐末至宋初,匡氏先民居无定所,一迁再迁,难以安居,迁徙频率之高是其他姓氏中历史上少见的。此时期的匡氏先祖可谓是真正的流离失所,饱受蹂躏。

  宋前,相对于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为人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来说,江西还是偏远之地,加之赣西南一带山深地僻,是避乱匿居的理想之所。因此大多匡氏子民迁徙到江西泰和附近一带安家繁衍生息。泰和一带几乎成为匡氏的第三个发祥之地。

  第二次匡氏匡裔大迁徙是在明朝初年,迁徙的原因是朱明王朝的“江西填湖广”迁民运动。元末暴发众多农民起义,多年的战争使湖广(现湖北、湖南)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朝廷下诏从江西迁民填充湖广。故这时期,有许多匡氏、匡裔百姓从江西泰和、吉安等地迁徙到湖广一带。现湖南、湖北境内的许多匡氏、匡裔支系就是在这次大迁徙中的匡氏、匡裔子民后裔。

  第三次匡氏大迁徙是在清朝的“湖广填四川”迁民运动。明末,张献忠的起义军几次攻占四川,战争造成了四川人口的大量锐减。清初,朝廷下诏从湖广迁民到四川,因此,有许多匡氏、匡裔子民从湖南、湖北迁徙到四川、重庆等地繁衍生息。

  此外,在宋朝末年,由于元兵的入侵,为避战乱,山东、安徽、江苏的一些匡氏子民北迁河北、辽宁等地,成为当地匡氏后裔支系的基祖。

  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撤到台湾,此时或之前因随军、经商到台湾的许多匡氏、匡裔嗣孙,已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他们的后裔今后也将成为匡氏、匡裔的新支系。

  (二)匡氏的演变概况

  匡氏的主要演变原因既简单又复杂,在中国历史上极少有象匡氏这样经历坎坷复杂演变过程的姓氏。这原因就是赵宋立国之初蒙遭的“避讳易姓”之难,造成了多少匡氏子民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手足易族。匡氏的演变是充满着泪水与血腥的。

  公元960年,时任后周太尉的赵匡胤,率兵北上拒后汉入侵,抵达陈桥驿时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建国为宋。然后勅旨诏诰天下避其名讳。匡姓首当其冲,为免赵宋王朝的屠戮之灾,千万匡氏百姓被迫易姓。

  匡氏主要易改的姓氏有康、方、王、姜、羌、杨、徐、主(后又易为康)。

  至此,匡姓几乎没族,沉寂了170余年。中原地区的匡氏子民被迫四处逃亡,流落到偏远之地避居。至今在中原地区尚未发现有原居地的匡氏后裔。

  但是,匡氏先祖在易姓之时,亦尽可能地选择匡的同音或近音字为姓氏,我们从主要选择的康、方、王、姜等为姓氏可以得知。这充分表明匡氏先祖警示子孙勿忘本源之愿,真可谓用心良苦。

  至南宋初年(公元1127—1130年)间,江西丰城匡裔后人匡赤等人向宋高宗赵构奏请恢复匡姓,得到朝廷准奏。清初,康熙皇帝在搜集整理全国姓氏的查漏遗补时,诏诰天下恢复匡姓。故自南宋至清初,有部分匡裔子孙先后复为匡姓。

  在匡氏易姓后的千余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尚有许多地区的匡裔支系没有恢复匡姓,一直沿用易姓至今。如匡裔康氏,尊匡合为一世祖的匡裔方氏,匡索之后的匡裔王氏等等。但是这些匡裔子孙仍尊匡句须公为始祖,祭祀匡氏先祖,称自己为匡裔嗣孙,是匡氏后裔的支系,这与是否复姓匡氏显得并不重要了。

  此外,在明清期间,因多种原因出现他姓易为匡姓的支系,如陈裔匡氏。元末,同为农民起义首领的陈友谅、朱元璋,为争夺天下,在元至正23年(公元1363年)七月,两军大战于鄱阳湖,陈友谅失败战死。陈友谅的部分子孙为避朱元璋的诛族之灾,隐名埋姓,匿居于现湖南省绥宁县红岩镇,因其地三面环河,地形象“匡”字,故改以匡为姓。在清代,四川还有一支由他姓继承为匡氏者。这两支他裔匡氏,现已成为匡氏的新支系。

  (三)匡智、匡胄支系的南迁与演变

  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监察御史匡智,因不满时政,弃官携侄匡大郎来赣,先到庐山,后至泰和义山修道(今泰和紫瑶山与永新南华山还有其传说故事)。其子寻父于庐陵金华山未果,乃于金华山南麓置地居家。其后裔于明朝年间迁徙到湖南祁东等地。

  匡胄公是西汉尚书令匡衎公的28世孙,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任吉州(今江西吉安)通判(别驾),因见吉州境内泰和祁州风景秀丽,宜于居家,故迁居于泰和祁州匡家坊。

  匡智公、匡胄公是最早从中原地区南迁江西的匡氏先祖。

  匡胄公传11世又分为两个支系。一支是基祖匡珣(江西安福阳邱匡裔康氏谱又称为十七客)公,于南唐时任袁州(今江西宜春、萍乡、新余一带)都使,迁徙安福阳邱里濛潭(今寮塘乡),在宋初易为康姓。其后裔部分留居于安福县寮塘乡濛潭,明崇祯年间重修族谱,即重刻濛潭康氏族谱,故称“濛潭康氏”。另有于明朝期间迁于重庆合阳(今合川)、湖南衡山(今衡东、衡山、南岳三县)。上世纪九十年代,濛潭衡山联宗修谱,即称为《濛衡康氏族谱》。另一支是基祖匡稠公,于南唐时曾任蕲州(今湖北蕲春)刺史。据《江西修水匡氏志》记载,匡稠公于宋初易为主姓。在一百五十余年后的政和年间,宋朝廷认为民姓主氏不妥,又下旨易姓,故其后又易为康姓,还有一部分易为羌姓、王姓、徐姓。稠公玄祖匡垍公,于唐玄宗时因避“安史之乱”,自泰和祁州匡家坊迁泰和仁善乡绅溪,为绅溪支派基祖,后裔于宋初易为康姓,根据《金陵匡氏宣公族谱》记载,稠公长子宣公嗣守绅溪,后裔现分布于泰和槎溪、禾溪、城东画锦坊、吉安富田等地,这些匡裔康氏支系,于明初复为匡姓;匡恒讲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30年前后)迁于都堆溪(现仙下樟木坑)开居,公元2007年春,其后裔决定易为方姓,与匡裔方氏联宗。次子匡宁迁泰和仙槎乡前溪,即今泰和苑前、灌溪等地。三子匡宝徙庐陵(今吉安)儒林乡麻州,有关记载曾易为王姓,后有大部分再复为匡姓,其后裔有多支,现分布于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匡家村、值夏镇芳洲村,修水县渣津镇等地,还有迁徙到四川等地者。

  (四)匡衡公后裔的变迁

  西汉元帝丞相匡衡公的长曾孙匡翼下传24世匡化,约在隋末唐初时徙山东滕县,又传7世匡宗性(宗圣)为唐元帅,自滕县迁江西丰城正信乡沙湖。

  匡衡公的次曾孙匡綮公后裔在唐末以前较少有迁徙变化。到匡衡公的32世孙匡珌公,在唐末年间任河南洛州(洛阳)参军,因此居家于豫州(今河南境内)。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驻守桂州的徐州、泗州兵因久戌不能归乡,发生叛乱,拥立粮草判官庞勋为首领,引兵北归。经湖南、浙西、入淮南,不久攻克宿州、徐州,叛军迅速扩大,占领山东、安徽、江苏广大地区,杀人无数,“所过剽掠,州县莫能御”(司马光《资治通鉴》语),朝野一片恐慌,史称“庞勋作乱”。为避战乱祸及子孙,保全家族,匡珌公不畏自己年高体迈,亲率子孙、家仆七十余人自豫州(河南)千里迢迢辗转迁徙到(江西)袁州宜春。不久匡珌公在宜春去世,葬于湾下长湖,惜现已难考矣。

  匡珌公之子匡义、匡合、匡索三公随同迁到江西,在宋初避讳易姓之后,分别被其后裔支系尊为匡裔康氏、匡裔方氏、匡裔王氏之基祖。

  1、匡义、匡索后裔的变迁

  匡义公从宜春迁徙到泰和千秋乡。至匡义公的曾孙辈时为北宋初年,因避讳易姓又分迁成多支。匡世兴(康祐)迁万安剡溪;匡珽迁万安梅林,下传20世孙康丽轩一支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迁徙到于都崇贤里(今汾坑)跃口坊,现汾坑的匡氏永泰、永耐公房即是康丽轩公后裔,汾坑匡氏支系已与兴国、于都、宁化匡裔方氏联宗修谱;匡瑕为泰和文溪基祖,下传20世后有一支迁湖广林溪。                                                                匡义公后裔于宋初易为康姓,在元末至清初,部分后裔先后由康姓复为匡姓。

  匡索公从宜春迁徙到泰和云亭乡舍口,称杭溪。其五世孙匡约公于宋初易为王姓。匡裔王氏一直以来未发现其与其他匡氏、匡裔联宗,故对其变迁情况暂无从考证。

  2、匡裔方氏的变迁

  匡合公之后为匡裔方氏。匡合公由宜春迁到泰和仙槎乡(今泰和县苑前镇王山村、绅溪村、禾溪村、南溪村一带),为避战乱,作为多年随父亲珌公为洛阳军事幕僚的匡合公,深知避居地形的重要性,故不久又带领子孙、家仆由仙槎经水槎,攀越现泰和与兴国交界的十八排群山,迁到被大山包围的兴国蓝田西严潭村定居。合公定居地后称为匡家坊,虽历经千余年沧海桑田,现该地名仍存,即现兴国茶园乡匡坊村。至五世孙南唐御史大夫匡威公,在宋初避讳易为方姓,其裔孙并上溯五代尊始迁兴国基祖匡合公为匡裔方氏一世祖。威公为匡裔方氏易姓之祖,为纪念威公,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威公嗣孙在兴国城南建祠,名为“德威祠”。

  兴国县茶园乡匡家坊,是匡裔方氏的发祥地。但因其地处偏远的深山之中,地域狭小,交通极为不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存需要。北宋时期,社会较为安定繁荣,故在七世以后裔孙开始往外地迁居,至第十世时,匡裔方氏已基本外迁各处,留居在匡家坊嗣守祖业的已经很少了。至今,已无留居匡家坊祖居地的匡裔方氏后裔了。

  (1)福建宁化支派的变迁

  方威公次子六世方端生二子方可、方成,迁徙到江西抚州崇仁县。根据福建宁化匡裔方氏谱序载,成公之子八世方开宣公于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自崇仁迁居福建宁化县城太平巷,为宁化始迁祖,开宣公因此被宁化支派匡裔方氏尊为一世祖。下传10世孙保郎公,自太平巷迁兴善里黄沙坑。又传5世孙方能保公,其长子方仕郎(一郎)于明洪武28年(公元1395年)迁宁化兴善里龙上,其后裔在今宁化县城郊乡上畲村龙上,九柏嵊村大岭组、廖元组及后迁宁都蔡江乡蔡江村的方必衡公之后裔立红公房;次子方二郎亦于明洪武末年迁宁化新村里枧下,其后裔在今宁化安乐乡丁坑口村枧下组、李地组,曹坊乡南坑村牛栏前大衍里。

  (2)兴国匡裔方氏的变迁

  方威公长子方龙公生子方胜、方镐三郎、方晏。镐三郎迁湖南,方晏外迁不详。七世方胜公又生六子,其中三子方承获公于宋太平兴国壬午年(公元982年)兴国县初立之时,由匡家坊迁至兴国县城西禅巷开居(现兴国县南门)。其后裔秀麟(尧麟)公房一支现仍居于西禅巷,秀质(尧质)公房一支又迁兴国埠头乡大禾场上方和文溪村。此外,根据族谱记载,方承获公系下的27世方廷埙、廷篪兄弟迁南昌成为巨族,但该支系一直以来没有和兴国、于都匡裔方氏交往、联宗,其具体情况尚无法考证。

  七世方胜公长子承胤公传六子为仁貌、仁政、仁翚、仁荣、仁海、仁俊。三子仁翚公曾任宁远主簿,迁居广东,四子仁荣公外迁不详,六子仁俊公传四子文思、恩、志、念俱外迁。五子仁海公原留居于匡家坊,其后裔又迁兴国高兴镇蓝田为现司酥公房嗣孙。

  仁政公父子原居于匡家坊,其三子方文清(德清)公生于宋祥符戊申(公元1000年)。因匡家坊户稠人繁,在宋乾兴年(公元1022年)前后,文清公因择距匡家坊不远的有山水之胜的富竹(现茶园乡富足村)开居创业。现兴国茶园乡富足村的资乾、资坤、资泰公房皆系文清公后裔。此外,仁政公系下的一支25世方衍万(资万)公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500年)前后迁居泰和桂溪,其后裔在清初应康熙皇帝之诏随同当地匡裔康氏一道复为匡姓,故已无和仁政公支系联系和联宗;另一支25世方衍对(资对)因文官籍居于湖北荆州郡治城南。

  居于兴国境内的匡裔方氏后裔,自第26世(尧字辈)以后,有大量的外迁别处定居者,究其外迁原因,除少数因官籍居外地外,主要是居住地地域狭小,物质较贫乏,人口密度大及交通不便。这些外迁先祖的后裔因从无联系而不明情况。

  (3)于都支派的变迁

  八世方承胤公长子方仁貌少有志操,深谋远识,义勇过人,在当地一带极有声望。宋初的至道年间(公元995—997年),广东、福建洞寇滋事作乱,不断掠扰百姓,并向赣南一带窜进,官府组织地方民丁阻击防卫。方仁貌被官府任命为当地率兵长官(相当于元代的千户长),率领民丁守备于都中波岭堵截土匪向北进犯。途经于阳黄金乡紫微堡(现于都县仙下乡上方村洋田村一带)时,见其地开阔平坦,两溪潺流其中,水源便利,东、南丘陵山岗郁郁葱葱,山青水秀,野沃人稀,认为此地依山傍水,真是开居创业的风水宝地。宋至道丁酉(公元997年),仁貌公携十七岁的长子文谅公等到紫微堡开居(即现仙下乡上方村上方组)创业,成为匡裔方氏于都支派之基祖。

  仁貌公开居故居其后裔曾经多次重建,以纪念开基之祖,现尚存仁貌公故居土木结构约20平方米。其地至今被称之为“祖舍下”、“祖传下”。据传,仁貌公定居后,为衔接龙脉,带领长子文谅公在居住地一带广种樟树、枫树。上方村大屋内现金星脑、老金星、上峡下等地原存仁貌公父子所植古树二十多株,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因人为的砍伐及缺乏管理造成的枯亡,十余株大树永远消失了,成为历史的遗憾。现尚存的参天古树十余株,虽历千余年,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根深叶茂,诚为先祖留下的不可复得的宝贵遗产,是匡裔方氏迁徙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千余年来匡裔方氏于都支派的迁徙聚散和繁荣兴盛。保护这些古树,也是保护我们的氏族文化,是每个仁貌公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仁貌公传至19世方克俊、克安、克珊兄弟三公,时为南宋末年。

  ①桥头坜迳支系的变迁

  南宋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2年),克俊公来到于阳长乐里坜迳(今于都县桥头乡坜迳),观其山水,以为吉地,遂从上方屋迁徙到坜迳定居。其后裔前后又有分迁。现主要集居于于都桥头乡、仙下乡、马安乡,兴国杰村乡、埠头乡,分为吉所(典礽)、端云(附仙)、福所(典祔)、双桂(重润)公房。

  双桂公之长孙31世昭逈公,由桥头坜迳迁于桥头江背村松山背定居,现松山背匡裔方氏便为双桂公房之支房。

  克俊公后裔33世方附仙(端云)世居桥头坜迳,年仅35岁去世,遗下年幼的具徒(万标),具徤(秀山)两子,赖于妣朱氏艰辛抚养成人。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万标、秀山兄弟俩去兴国县城,途经兴国大禾场立福里(今兴国埠头乡大禾场下方),见其境可垦荒种地,遂认为这里可以安家立业传子孙。回家后,兄弟即禀告其母朱氏,商议迁居去大禾场创业,朱氏欣然同意。随后一家徙居于此,营建房屋,置买田塘山岭,开居创业。附仙(端云)乃30世典礽(吉所)公的曾孙之一,因端云公之后裔居于兴国境内,与世居在桥头乡的吉所公其他后裔相距较远,联系不便,日久之后,端云公之后裔便尊端云为房祖,独立成为一个房族。因端云公房出自于吉所公房,实为吉所公房系下的支房。

  33世附位(其政)公为附仙(端云)公之弟,生子具衍(超万)、具衢(凌云)等。相传,约在清雍正年间,附位妣葛氏带次子凌云公同到石背(现仙下乡高兴村石背组)投靠钟姓表侄。方凌云同钟姓表兄一起租种李姓东家田地,农忙耕种,农闲打柴卖钱,安分守己同母葛氏相依为生。数年后,李姓东家因移居他处,需出卖转让田地。李姓东家因念方凌云母子多年来租种其地,忠厚老实,方凌云事母甚孝,为乡亲邻里之典范,有意帮助方凌云一家生计,便以极低的价钱将部分田地转让给葛氏和凌云公母子,方凌云因以在石背定居。凌云公于此繁衍生息两百七十年余年,为克俊公吉所公房系下的支房之一。

  ②仙下龙溪支系的变迁

  克珊公及其子孙原世居在上方屋,下传十代到29世重字辈方敬晖、敬律、敬旭三兄弟。三公志迈才高,卓有远识,深知阴阳妙术,细察地理玄机。时值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徭役繁重,三兄弟不忍手足分离,又苦无良策以避徭役。一夜,梦见一须发皆白的老人,指点说“你们兄弟可选吉地迁居。龙溪山里是个好地方,三个甲子过后,龙溪山定要胜过紫微(仙下)。”不觉醒来,白发白须老人已飘然无踪。翌日,兄弟三人遂依梦中老人所指点到龙溪山勘察,果见其境山高水远,土地肥沃,实为避徭隐居理想之所。于是三兄弟迁于龙溪山择地(今方屋)定居。时为明成化末年至弘治初年(公元1494年前后),至今于此繁衍生息已逾五百年,敬晖、敬律、敬旭分别被其后裔尊为房祖。其中敬旭公之长孙31世方昭晓(曙轩)公迁居到龙溪新石下,其后裔便尊曙轩公为房祖,独立成为一个房族,实出于敬旭公房。

  曙轩公房41世孙方奕禄公,于民国初年从龙溪到马安乡燕子窝租种田地,后于此安家定居,传现马安村燕子窝匡裔方氏6户。

  克珊公系下的另一支是34世方具记(昆生)公迁徙到赣县田村,为昆生公房。

  克珊公之后裔现主要居住于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的方屋、新石下,赣县田村。

  ③紫微(仙下)支系的变迁

  克安公之后裔传至25世衍字辈时,分为子仁、子礼两个分支系。衍仁(子仁)公次子尧政公后裔为现魁环(典凝)公房,居于上方村大屋内下屋,部分居于仙下村南新圩;三子尧彰公、四子尧宽公在明天顺四年间(公元1460年前后)迁居到现仙下乡洋田村大屋创业。五百多年来子仁公后裔繁衍分迁多处,主要集居于仙下乡洋田、石坑、富坑、石陂、仙下、上方、车溪乡五丰、丰产、岭背乡太阴山等地。衍仁公后裔共分为魁环、司福、司寿、司锦、廷淳、司宠、司宰、廷学八个房族。

  衍仁公系下司福公房中,昭俸公孙辈中有33世附宸(梅淑)公原世居洋田木梓山,生三子。长子具奇(异才)迁仙下石坑子门坑开居;次子具产(庄而)有三子,长子瞻芸(兰伯)、三子瞻蓁(叶万)迁居石陂长坑子、蒲子坑等处,二子瞻茂(任千)徙居现车溪乡五丰村腊树下。瞻茂(任千)公孙辈中37世阳添(锦华)兄弟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800年前后)自腊树下迁居于仙下富坑禾尚坑。廷学公房中,36世晋振(奋庵)迁居现车溪乡曾屋迳。

  衍礼(子礼)公留守祖业,其后裔现基本集居在仙下乡上方村的大屋内、围脑、蛇湾,分为石潭(典泰)、螺潭(典秋)、双溪(重珊)、梅轩(司环)、廷琢五个房族。

  衍仁公之后裔迁洋田后,仙下形成两个匡裔方氏的集居地,即集居于上方河中游河畔嗣守祖业的衍礼公房族和集居于上方河与仙下河汇合处的衍仁公房族。后人根据地势称衍礼公房族集居地为“上房屋”,称衍仁公房族集居地为“下房屋”。二十世纪初始有人简写为“上方屋”、“下方屋”,1949年以后,“上方屋”正式名称为“上方村”,而“下方屋”现已泛指洋田村等地衍仁公后裔集居地。

  (4)匡裔方氏的联宗

  仁貌公迁居于都后的近七百六十年间,因交通、信息的不便与兴国匡裔方氏联系较少,第六修以前族谱均各自编修,兴国茶园一带的祖坟也一直有赖于富足仁政公子孙拜醮。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因一世祖合公等祖坟多座年久失修,仁政公之裔孙组织重修祖坟,自思合公以下子孙分徙多处,远地者不能尽为通会,而于都仁貌公支系人口众多,相距较近,便派长者至于都仙下与仁貌公支系联系共举修坟。仁貌公裔孙本知与兴国方氏系属一脉,慨然欣从,大力资助。经数年努力,将多座祖坟修缮一新。

  在修祖坟的合作中,兴国、于都匡裔方氏深念手足之情弥为珍贵,宜传之万代,便商议联宗合修族谱,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成功合修“兴于方氏族谱”(第六修)。在以后的几次编修族谱中,又成功将兴国其他地区、福建宁化、宁都匡裔方氏及于都汾坑匡氏联宗合修族谱,进一步实现了匡裔方氏的大联宗。

  查阅匡裔方氏族谱可知,还有许多匡裔方氏后裔外迁广东、四川、福建、湖南、湖北等地者,经千、百年的繁衍发展,我们相信有许多已成为方氏大支族。但为何这些支族没有与兴国、于都匡裔方氏联系和联宗?有些支族已在南宋至清初复为匡姓;有些支族因年代的久远所隔,很可能已与河南郡的姜裔方氏融为一族了;也可能还有些支族本知为匡裔之后,但尚未到兴国、于都寻根溯源而互不明情况。

  匡裔方氏裔孙本为同根共祖,现尚不能全面联宗,实为遗憾。希望通过参修“中华方氏全族统谱”为契机,让更多的人了解匡裔方氏的渊源与变迁情况,但愿其他尚未联宗的匡合公后裔支系能够与我们加强联系,以达到联宗的目的。

  (五)匡氏、匡裔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地域

  根据有关匡氏、匡裔族谱记载整理和湖南长沙匡方毅先生调查、搜集的关于匡氏、匡裔地域分布资料表明,现匡氏、匡裔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十四省一市。

  湖南:湘乡(现双峰)、武冈、新宁、城步、洞口、浽宁、隆回、祁阳、祁东、宁远、耒阳、永兴、资兴、桂阳、郴州、醴陵、株洲、衡东衡山南岳(匡裔康氏)、新化、安化蓝田(现涟源)、坪上(现新邵)、宁乡喻家坳九龙峰、邵阳小沙江(隆回)、益阳资阳区迎风桥、南县、汉寿、常德匡家桥、石门石盖塘、沅陵沅陵镇、麻阳、辰溪伍家湾、洪江、临湘梅湾。

  江西:泰和县灌溪、南溪、苑前、潭溪、文溪、梅子坡、桂溪、杭溪(匡裔王氏),万安剡溪,吉安青原区富田镇匡家村、值夏镇芳洲村,安福寮塘乡濛潭(匡裔康氏),丰城潆溪,修水渣津、石坳、大椿、东港、大桥、山口,于都(匡裔方氏)仙下乡、桥头乡、车溪乡、马安乡,于都汾坑,兴国(匡裔方氏)茶园乡、埠头乡、高兴镇、杰村乡,宁都蔡江(匡裔方氏),赣县田村(匡裔方氏),南昌(匡裔方氏)。

  福建:(匡裔方氏)宁化城郊乡、安乐乡、曹坊乡。

  湖北:监利,恩施红土,恩施(匡裔康氏),汉川汉阳、麻城孝感乡,仙桃三伏潭、罗田、新州、黄陂,天门田二河、皂市、潜江灰头埠,公安东大院,钟祥转斗湾,淞滋,沙市,郝穴,竹溪。

  四川:广安华蓥山,巴中,资阳安岳,安岳(匡裔康氏),泸州合江江阳,简阳(匡裔康氏),达州宣汉县,遂宁大英县河边镇、星花乡,富顺县板桥镇,岳池县(匡裔康氏)。

  重庆:永川双竹,奉节青正,合阳合川,合川来苏里莲花岗(匡裔康氏,今合川西北六镇)。

  江苏:赣榆东海,丹阳,丰县,建湖县沿河镇,江都市吉港村。

  山东:胶州青岛,胶南日照,菏泽鄄城县鼓楼,仑山欣兴,剡城县。

  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

  云南:保山龙陵,龙江,象达。

  贵州:贵阳,赤水,黔西南州普安县江西坡。

  安徽:金寨。

  河南:长垣(匡城)

  陕西:安康(匡裔康氏)

  辽宁:大连瓦房店

  三、匡 氏、 匡 裔 的 郡望 与 堂 号

  记述氏族世系的谱牒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故谱学成为当时不可少的社会学科,数百年间产生了多种谱学体系。唐太宗、武则天皆曾修订《氏族志》。所以郡望与堂号(即堂名)为魏、晋至隋唐时期谱学的产物。

  一般来说,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郡望和若干个堂号(堂名),堂名为郡望的分支。有些姓氏既有郡名,各支族又有堂号,有些姓氏经一千多年的演变,郡望与堂号现已没有明显的区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郡辖若干个县。郡县制延续到隋唐时期。郡即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所谓“郡望”,是指魏晋至隋唐时期每郡显贵的氏族,意为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也称“地望”,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所以郡望是明显表示为纪念先祖兴盛发祥之地的意义。

  堂号,是代表氏族支族的符号,以区别于其他支族。一般来说每个氏族大支系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表示赞美、敬仰支族先祖美德,如崇德堂;第二类是表示纪念始祖发源地,如彭城堂;第三类是表示对本支族的勤勉励志,如耕读堂;第四类为表示祈求吉祥兴盛,如衍庆堂。所以,同一个姓氏,有若干个支族,可能就有若干个堂号。

  根据有关姓氏专著记载和现掌握的多种匡氏、匡裔支系资料表明,匡氏、匡裔支系以“晋阳”为堂号或郡名的最多,郡望与堂号没有明显的分别,以“晋阳”为堂号明显是以肇姓始祖句须公出生地晋阳为纪念意义的。另还有些匡氏、匡裔支系堂名为解颐堂、泰和堂、说经堂、垂裕堂、明经堂、雍睦堂、宏远堂、匡家堂等,其中,解颐堂、说经堂、明经堂支系可能是匡衡公的后裔。

  匡裔方氏千余年前虽遭易姓之难,但易姓不易堂号,仍以晋阳为堂号,是与所有匡氏、匡裔子孙一样,是为纪念匡氏先祖。“晋阳堂”是匡裔方氏与其他方氏支系的区别标记。

  四、 历 史 上 的 匡 氏先 祖 名 人

  匡氏、匡裔在三千余年的历史舞台上,曾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他们不但是我们匡氏、匡裔后人的光荣与骄傲,而且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限于篇幅,我们仅例举明朝以前若干先祖名人的事例。

  (一)汉朝以前的匡氏先祖名人

  在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句须公之子匡裕(又名俗)很有才学,朝廷曾多次征召匡裕为官辅佐朝政,但匡裕公不问世俗之事,来到寻阳大山搭庐隐居,受道于仙人,周围百姓常看见他与仙人一起出没,后人故叫此山为匡庐、匡山,这就是世界闻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庐山原名“匡庐”的由来。庐山因匡裕公而得名,匡裕公又因庐山而流芳。

  战国时期,匡元彪公精通兵法,骁勇善战,邹国(今山东邹县一带)国君密康王甚为倚重,拜为骠骑将军,并招为附马。

  匡元彪公之曾孙匡章公,是齐国(今山东北部)的著名将领。齐威王时曾率军击退诸侯强国秦国进攻,秦国因此多年不敢侵犯。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匡章公乘之率军攻破燕国。齐湣王即位后,联合韩、魏攻楚,匡章公率军在垂沙(今河南唐河)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威震诸侯各国。齐国成为战国时期与秦抗衡的东方强国,匡章公立下了汗马功劳,人敬称之为章子、匡子。

  匡章公之子匡廪公心胸豁达,敦厚忠实,不慕功利,甚得百姓的尊崇。养生有道,为远近闻名的寿星。匡廪公于秦初去世,享寿120岁。

  匡洪公为秦朝右丞相,由于辅佐秦始皇治国有功,始皇赐以宝剑,名为“宇宙锋”剑。秦二世时,奸臣赵高指鹿为马,欲除异已。匡洪公一身正气,多次在朝廷痛责赵高。赵高为此恨之入骨,只因匡洪为始皇重臣,一时又奈何不得,便设计陷害。赵高指使人偷来宇宙锋剑去刺杀秦二世,秦二世见是宇宙锋,误为匡洪有罪,全家入狱候斩。赵高之女是匡洪公儿媳,她见全家受冤将灭,暗中帮助丈夫匡扶逃走,他家仆人匡忠装匡扶公替为受死,后来匡扶公立功回朝,使冤情大白,匡洪、匡扶、匡忠之忠朝野争颂。曾有古戏《宇宙锋》、所演绎的就是这个故事。

  (二)西汉中后期显赫的匡氏家族

  秦汉之时,多年繁重的徭役和兵荒马乱,山东一带的匡氏家族与其他氏族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磨难。到西汉中期,匡氏后裔匡崧公赘居到郕县(今山东汶上北)。匡崧公之子匡纲公虽才学出众,但却入仕坎坷,到两个儿子匡衎、匡衡都长到少年时,家里还是非常贫穷。但匡衎、匡衡兄弟少有远志、发奋图强。匡衡白天做工以帮父母之忙,晚上苦读。因家里贫寒买不起灯油,匡衡便在墙壁上凿一个洞以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由于匡衡的勤奋好学,终成为名儒大家。这就是喻意苦学成才典故“凿壁偷光”的由来。汉宣帝时,匡衡公官拜射策甲科、太常掌故,后又升博士给事中,光禄勋御史大夫。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朝廷擢升匡衡公为丞相,封乐安侯。朝廷议政时,匡衡公常引经说理,使人诚服。他多次给皇帝上书谏言,最为著名的奏疏是《治天下必审所尚论》,他提出的“若使朝政清明,风俗纯正,为人上者就必须起模范带头,否则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之论点(原文见班固《汉书·匡衡传》),两千余来成为当政者施政的一面鉴镜,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匡衡公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和情操。

  匡衡公去世后葬于故里山东兖州峄县,现已成为枣庄市峄城名胜古迹。墓为一高大封土堆,堆高5米,直径为25米,墓前石碑一通,上刻“汉丞相乐安侯匡衡之墓”,为清乾隆年间峄县知县张玉树重修匡衡墓时所立。公元1992年,峄城区人民政府筹资重修匡衡墓,墓前铺设神道500米,石雕翁仲肃立两旁,平添了庄严肃穆之气氛。门坊古朴大方,门匾上镌刻由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手书的“一代名相”四个大字。呜呼,拜谒先祖匡衡公之墓,是我们每个匡衡公后裔的心愿。

  匡衡之父匡纲公在汉宣帝时任东莱太守(今山东莱州),其兄匡衎公官拜朝廷给事中、紫微郎尚书令。匡衎、匡衡兄弟后代均子秉父志,好学多才。在他们前后六世中,为朝廷重臣、博士(掌经学传授之官)、将官、郡守者多达十多位。祖孙父子兄弟显赫于汉室,家声丕振,为匡氏家族最为显荣的历史时期,成为千古佳话。这一时期的山东南部,称之为匡氏的第二个发祥地是恰如其份的。

  (三)南北朝至元时期的匡氏名人

  匡衡公的21世孙匡昕是南北朝时代南齐(公元479—502年)人。匡昕公服食不与人交往,隐居于庐陵(今吉安)金华山,是个高逸之士,平时对父母致为孝顺。其母死后,他悲恸欲绝,终日奔走呼叫,已死一天多的母亲似乎感受到了儿子的孝情,竟然苏醒复活过来。匡昕公之孝因此感动天下,百姓争相传颂。

  唐时期较为著名者,有匡衎28世孙匡胄公任吉州通判;匡衡32世孙匡珌公在唐末任河南洛阳参军,因公其精通军事,深明军机,治军有功,朝廷勅赐为指挥。匡衡33世孙匡宗性公曾为元帅。

  在唐末至五代的南唐时期(公元821—950年),又为匡氏显荣的另一个时期。在这一百三十年的历史时段中,匡氏后裔出任朝廷和地方要职官员者有十位之多。较为著名的有匡衎38世孙匡珣(又名十七客)公任南唐袁州都使,匡稠公任南唐蕲州刺史;匡衡的后裔有匡珌长子匡义公为唐朝议大夫,三子匡索公为唐南平州守(今福建南平),次子匡合的五世孙匡威公任南唐御史大夫等等。

  元朝初期,匡衡的52世孙山东东海人(今山东苍山兰陵)匡才公自幼好读孙吴兵书,精通兵法,曾在金国任过徐、邳兵部都巡使。金亡后率部归元朝,因守徐、邳,平叛乱有功,被元朝廷封为沂邳东河元帅。其子匡国政公曾任归德府判官。

  元末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年),山东胶州人匡福曾任湖南行省参政,与元将孛罗铁木耳于卫晖击败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后见孛罗心怀异志,遂解甲归家。不久投靠明太祖朱元璋,被任为骑尉守东海。由于匡福公多次击败倭寇进犯有功,被朱元璋授为武德将军称号,世守胶州。

  五、 有 关 谱 疑 的 考证 与 解 析

  (一)句须公后裔世系图之疑团与解读

  1、句须公生活年代之谜

  查阅有关匡氏、匡裔族谱的记载,认为句须公所在年代有两种记述。一种记述是,春秋时期句须公为鲁国大夫施孝叔的家臣,因受托管理匡邑故以匡为氏。匡裔方氏谱中邹元标先生于明万历23年所撰的《紫微方氏族谱原叙》一文,记述“周灵王时,(公元前569—前545年)有句须氏,宰鲁匡邑,因地为姓。”故认为句须公为春秋时期人。另一种记述是句须公为西周初期人。如江西修水匡氏谱载“始祖句须,西周鲁国人,受封于匡邑,后裔以邑为氏”。湖南耒阳、常德等匡氏支系谱记载句须公为周文王之子,西周初受封于匡邑,因以匡为氏。

  另,匡裔方氏族谱对句须之子匡裕的记述为“屡逃征聘,居于庐山,后仙去,故曰匡庐。”而其他匡氏、匡裔族谱中也记述匡裕即匡俗,为句须公之后,隐居庐山,庐山因此得名匡庐。多种族谱对匡裕的记述是一致的,应当无误。而根据《后汉书·郡国志四》引释慧远《庐山记略》中的记载,匡俗“出殷周之际”,约为殷末周初时期人。

  因此,我们由对句须公和匡裕公的有关记载结合分析认为,句须公应为西周初期人。

  2、句须公后裔世次之疑

  匡裔方氏和万安匡氏等族谱中记录句须之后的世系是“句须—裕—失—杼……”,这里的“失”似为匡裕之子、匡杼之父,即第三世先祖。经详考其实不然,“失”应不是第三世先祖之名,乃为“失考”之意,其理由有二:一是经参阅其他有关匡氏、匡裔族谱,并无“失”之名的先祖;二是按正常的繁衍规律每代所需间隔的年代推算,句须之后的世系还缺失若干世次。

  我们可以匡章公为推算点进行推算。如以“失”为第三世计算,匡章公是句须公“第24世”孙。根据史书所记载匡章公生活的年代(见前列传),匡章公约生于公元前360年,句须至匡章每代的间隔年数约为35.3年,这与正常的繁衍约为23年一代相距太远,是不符合正常的繁衍规律的。经推算可知句须公至匡章,中间还缺失了九至十世。

  故,匡裕公之后应为失考九至十世先祖。族谱之误,实乃是以前的多次修谱编纂中的抄录所误,应更正为“句须—裕…(失考若干世)…杼—…”。

  3、对匡裔方氏谱句须公后裔世系图的解读

  我们匡裔方氏族谱所记录的句须公后裔世系图,历千年后至西汉的匡衎、匡衡兄弟才衍生出两大匡氏支系,匡衎、匡衡支系各又衍生几个分支系。从表面上看,自句须至唐末近两千年间,匡氏分支系仅为数个,而且各分支系大多先祖都为一脉单传。

  其实该世系图是不完整的谱牒记录,我们应当理解为本世系图仅为表示支系和分支系的先祖一脉相承的传接关系,而删略了许多分支系。这种解读有四种理由支持:一是从自然繁衍现象上来看,不可能有连续十几甚至上三十代都是一脉单传,而且数个分支系同时为这一现象;二是从有些先祖兄弟数人,但仅记录了个别人的后裔世系,其他兄弟难道都无后吗?只不过是没有记录;三是从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初修成谱前的两千多年时间上来分析,以前的谱牒不可能有很详实完整的先祖世系记录;四是从我们现在已掌握的全国其他地区的匡氏、匡裔支系分布,证明了匡氏有许许多多的分支系。如匡衡公的后裔中,不但有我们匡裔方氏和匡义、匡索之后,而且还有山东日照市的匡氏、湖北监利县的匡氏等等支系。

  (二)匡珌公所在朝代和南迁之谜的考证和解析

  1、谱序文中对匡珌公所在朝代记述之误

  匡裔方氏族谱有多篇序文对匡珌公所生活的年代记述为在“五代”时期。明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泰和陈循先生所撰《紫微方氏族谱原序》一文记述“……历五代南唐御史珌,生三子:长义、次合、三索,因避宋太祖讳,义后易匡为王,索后易匡为康……”;明进士、东林党首领之一的吉水南皋邹元标先生于明万历23年(第四修)所撰《紫微方氏族谱原叙》一文记述“历汉、晋、五代,衡裔孙洛州参军珌……义后易匡为王,索后易匡为康……”;清乾隆国子监赣邑刘宗魏先生于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第六修)所撰《兴于方氏重修族谱叙》中记述“珌为洛州参军,生子三,长义、次合、次索,时宋太祖崛起,匡遂避太祖之讳而易姓焉……”。

  这些记述珌公为“五代”时期人是错误的,匡珌公是生活于唐末而不是在“五代”时期,从以下三点可以证实。一是谱载宋初易姓是始于匡珌公六世孙威公,威公曾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御史大夫;二是从有生时记载的十世祖文谅公(匡珌公十一世孙)的出生时间来推算珌公约生于公元780年,而五代十国时期为公元907—979年,至五代时,珌公早已不在人世;三是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兴国蓝田原序》和句须公后裔世系图中,记述匡珌公父子均为唐时期人。

  有关序文对匡珌公所在朝代记述的错误,其原因是撰文者并未真正研究了解匡裔方氏族史,仅仅根据索文者的陈述或参阅前修序文所撰,故以疑传疑,以误传误,如本来义公后裔易为康,索公后裔易为王,却也误撰为“义后易匡为王,索后易匡为康”。

  2、匡珌公南迁之谜的解析

  匡裔方氏族谱对匡衡公的32世孙匡珌公的记述仅在句须公后裔世系图中注解“唐河南洛州参军,寓家豫州,元和避地宜春…勅赐指挥。”

  洛州即洛阳,武则天称帝后迁洛阳为都城。洛阳也为唐朝陪都,是当时全国乃至亚州的经济、文化中心。匡珌公在唐王朝的第二国都任军事参军,还被朝廷赐为“指挥”,足见匡珌公军事才能的卓著。匡珌之长子匡义曾为朝议大夫,次子匡合长期随珌公为军事幕僚,三子匡索曾为南平州守。按理匡珌家族应为一个显耀的家族,非寻常百姓可比。所谓“避地”,应是避战乱而迁居异地。查阅史书,唐宪宗元和间(公元806—820年)没有发生什么战乱,社会相对还是较为安定的。

  这使我们产生疑惑,匡珌家族为何要“避地宜春”呢?更为疑惑的是,按推算,元和年间匡珌公正为年富力壮之时,应尚在参军任上,为何要避地呢?是否根本未曾为“洛州参军”?如果珌公在元和年间已是老年了,那么其第六代孙匡威公在宋初年可能已过百岁,是否尚在人世?由匡威公避讳易姓之说是否可疑呢?一系列的疑惑难以有满意的解答,成为了千古之谜。

  后来,我们在查阅有关匡氏族谱中,从匡义公后裔支系的万安梅林瑞溪匡氏之族谱的《东海世纪》中发现有“珌公为唐河南洛州参军,因庞珣作乱领子孙七十余人避地袁州宜春”的记载。查阅唐史,“庞勋作乱”是发生在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见前文记述),匡谱中的“庞珣”明显是“庞勋”之误。两种记述时间却相差有近60年。

  庞勋夺县攻州势如破竹,战火烧遍大半个李唐王朝,象匡珌这样的大家族显然最易受到叛军的剽掠。按其后裔的出生时间推算,珌公时已年迈,子孙满堂了,为避战乱祸及子孙,亲率子孙南迁避乱,是情势之所然。

  同时,从匡珌公南迁所率人员之众,也证实了我们推测匡珌家族当时极为显赫的猜想,南迁人员之中,不但有匡珌公子孙,还有许多家仆。

  故,匡珌公是在唐懿宗咸通年间为避“庞勋作乱”而南迁江西宜春。

  (三)始祖合公迁兴国之谜的考证与解析

  匡珌公为避庞勋作乱,率领子孙等南迁江西宜春。宜春地处袁水上游,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开阔,并非是避乱理想之所。珌公去世后,匡义、匡合、匡索兄弟三公继续向南迁徙。至江西泰和境内,到处丘陵深山,避乱胜于宜春,三公便各领子孙家仆择地安家,义公于千秋乡,合公于仙槎乡,索公于云亭乡定居。后来义公、索公未再徙居。

  但是合公迁仙槎乡后,不久又迁兴国蓝田西严潭村。合公何故要于仙槎乡再迁到当时极为闭塞、后来称为茶园乡匡家坊居家呢?其中又有什么缘故呢?

  唐懿宗之后的晚唐时期,社会极为动荡不安,继庞勋作乱之后,又有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公元880年,黄巢攻克长安称帝。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军阀混战、农民起义、贼匪掠劫群起蜂涌,到处屠戮剽掠,一片兵荒马乱惨象。

  合公在避乱南迁的过程中,一直在力图寻找一处能避乱安家的世外桃源,但宜春、泰和仙槎其地理地形难合其意,便由仙槎继续往西南寻找。经泰和水槎乡,见南面丛山峻岭连绵不断,地势险要,便沿峡谷辟路上山。将到山顶,峡谷两旁大山各突凸一巨石,似乎要将峡谷锁住,形成一道宽仅数丈的隘口,是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隘口之上是一方圆几十亩广的盆地“黄龙坪”,参天古树鹫鹰绕翔,遍地奇花异草,如同蓬莱仙境。

  该连绵群山便是现兴国与泰和交界处的“十八排”,隘口处后来曾筑有兵寨,现古寨遗址尚存,古寨石拱门上楣巨石凿刻的“鹫岭长春”四个遒劲大字现仍然清晰如新。若干年后,山下周围百姓在黄龙坪建立寺庙,成为兴国茶园、泰和水槎等地的佛教胜地,四季香火不断。

  自黄龙坪向南翻过山岭,沿峡谷小溪下山后,便是一长为数里的长坑地带,乃是兴国蓝田西严潭村境内,即后来的“匡家坊”。长坑后有地势高峻险要的“十八排”为依靠,峡谷中段较为开阔平坦,水源便利,可开垦良田为长久养家之计,前坑口隘口狭小。整个地形易守难攻,实为避乱的理想之地。合公数年来的艰辛努力终有报答,自是一番欣慰,故带领子孙、家仆自仙槎徙于此定居。

  在当时连年战乱不断的历史背景中,合公为更好地保全家族,终迁于兴国的大山峡谷之中,子孙果然免受了兵匪蹂躏。这也充分体现了合公实为一个具有深谋远见的军事家。

  (四)匡威公避讳易姓为方的解析

  匡裔方氏五世祖威公曾任南唐御史大夫,谱载宋初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讳而易为方姓。多种匡氏谱所记述的与匡裔方氏谱也是一致的。

  因无关于威公的生、殁时间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出生时间记载的十世祖方文谅公(生于宋太平兴国庚辰,公元980年)来推算威公的出生时间约为公元880年。依威公的年龄上来分析,任御史大夫应在南唐初年(公元937年)间。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的公元960年,南唐王朝尚未灭于宋,江西时为南唐所辖,宋之诏诰是否及于南唐?由匡威易姓之说是否真实呢?

  我们查阅《五代史》、《宋史》可知如下史实。南唐中期时(公元958年),为后周政权所凌,国主李璟为情势之所迫向后周称臣。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取代后周,南唐更是慑伏于北宋王朝,每天都在为能否继续生存担忧。赵匡胤著名的“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之言,便是针对于当时的南唐政权所言。面对强大的北宋政权,南唐后主李煜又主动降格表示臣服,赵宋王朝的诏诰也自然不敢不遵了。

  南唐归统于宋只是迟早之事。做为曾为南唐御史,深明时势的匡威公,为今后子孙免遭北宋王朝的屠族之灾,遵宋谕易姓为方,是合乎情理的明智之举。

  此外,族谱中关于威公之长子方龙公的小传中有“逢世运变更沉晦,避隐居”的记载,从中反映出南唐末年南唐政权懦弱无能,民无所倚的凄惨景象。

  江西其他匡氏支系的易姓与匡威公一样均为北宋初年,而且在世次上也基本上相同,当然易姓原因也是一样的。

  故,匡裔方氏易姓始于五世祖威公的记载应当是真实可靠的。

  (五)方衍礼(子礼)公与妣曾氏出生时间之谜的推考解析

  集居于上方村的匡裔方氏子礼支派之祖方衍礼(子礼)公,其出生时间据第九、十修谱记载为“明永乐丁酉(公元1417年)”,妣曾氏生于“明永乐己亥年(公元1419年)”,而于清道光二十三年方壮猷先生所撰的《衍礼公夫妇墓志》中,记述衍礼公生于“明永乐丁卯年”。但是,历史上并无“永乐丁卯年”。

  另查,匡裔方氏24世祖方姜发(惟深)公生于元至正乙巳(公元1365年),其长子方衍仁(子仁)公生于明永乐癸未(公元1403年),如果三子衍礼公是生于“永乐丁酉年”,就比长兄衍仁公小14岁,姜发公生衍礼公时已52岁。

  再查,衍礼公三子方尧英(孟英)公生于明宣德庚戌(公元1430年)。尧英公次子方廷篪公约生于公元1452年。廷篪公长子方司琪(松波)公生于明成化壬辰(公元1472年)。

  经如此排比发现,衍礼公生三子尧英公时年仅13岁,妣曾氏更小只有11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而尧英公以下几世间隔的时间为20—21岁,属正常的繁衍间隔时间。故尧英公的出生时间应当无误。

  这证明族谱所载的衍礼公及妣曾氏的出生时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是因经多次的转抄所造成的错误。这从同一谱中有为“永乐丁酉年”,又有为“永乐丁卯年”,而且历史上并无“永乐丁卯年”也可证明以前的抄误。

  根据衍礼公的前后几世先祖及衍仁公的出生时间推算,衍礼公应约生于明永乐丁亥年(公元1407年),妣曾氏约生于永乐己丑年(公元1409年)。即姜发公42岁生三子衍礼公,衍仁公比三弟长4岁,衍礼公于23岁、妣曾氏于21岁生三子尧英公。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