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湄水匡氏一众族贤的支持下,湄水匡氏家族的几位家族文化研究爱好者倡导,创办了《湄水匡氏通讯》期刊。经邵东籍湄水匡氏知名企业家匡顺民先生和重庆匡氏理事会会长匡孝华先生引荐,湄水匡氏文化协会召集人兼期刊主编匡华清、和编辑部主创成员匡振静,于2025年6月20日-21日,分别从北京和苏州,飞往重庆,意在前往四川华蓥,向中华匡氏理事会会长匡全明先生汇报。
20日晚上18点多,在重庆渝北区唐庄中国味餐厅,孝华会长隆重设宴招待。在重庆打拼定居的长明、永安、荣年、细初、振国等一众群贤,簇拥咱们匡氏家族的大会长全明先生,出席了晚宴。
这重庆的夜宴餐厅,布置得非常雅致,灯光亮堂而柔和。
十余人一大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亲情交流、相互介绍。有旧识、有新朋,热烈而温馨,一一仿佛分别多年的兄弟。全明大会长和到场的一些宗亲,我们俩是初次见面,却一点也不觉生份。
晚上九点,同孝华会长等重庆宗亲们告别后,我们俩随全明大会长一行,赶往华蓥。
21日一早,全明大哥亲临我们住宿的星星国际酒店,接我们前往华蓥匡氏祠堂。
华蓥匡氏宗祠,我们早已从新闻、视频中有所了解。但亲临祠堂前,气势恢宏、“一匡天下”,庄严和敬仰之感,油然而生。这里供奉着自匡氏得姓始祖句须公到华蓥匡氏已故前辈的全部先祖,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是中华匡氏的圣地了。
我们俩,以“朝圣”的心态,随全明大哥,首先在一楼神堂前,向一派先祖们牌位,奉香致敬;然后上楼参观了匡氏文化大展厅。中华匡氏名人伟绩志述,和诗词、楹联、书法、雕塑、绘画、各地匡氏支系族谱等藏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全明大哥娓娓道来,逐一介绍。
我们匡氏,虽然是小姓氏族,却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衡公为代表的一众文臣,发扬光大了儒家学说,影响深远;以章公为代表的一众武将,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站到了群星的顶端,功耀千秋。近代以来,匡互生、匡裕民、匡亚明、匡定波,等等,中华匡氏前辈,亦为推翻封建独裁体制、建设民主共和新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跻身于领航中华之英豪行列。
华蓥匡氏,以不到一万人的宗亲,团结一心,共同发力,建设了中华匡氏“圣地”般的大祠堂和文化中心,令我们深感震撼和敬佩。
我们湘中湄水匡氏,也有不少宗亲先祖,在清朝初期,远迁四川(含重庆)。目前已经有不少支系,通过两地族贤的共同努力,得以寻到根源,认祖归宗。前辈们迁徙开拓之艰辛,对于我们这些对中国历史动荡轨迹比较敏感的人来说,自然能感觉到。
在参观了文化中心后,我们向全明大哥提出:想去拜谒华蓥匡氏始迁祖之墓地。
全明会长欣然应允,立即召集华蓥族贤,驱车前往。在钱纸和香烛燃烧的袅袅烟雾里,我仿佛看到了三百多年前,中华匡氏一众先祖们,拖家带口,踏远山、拓荒野,建设新家园的豪迈和汗水……
午餐,在华蓥祠堂餐厅里,一众华蓥族贤理事们,欢聚一堂。可口而有机的华蓥川菜,伴着香醇的匡氏家酒,把家人们相聚的气氛,推向高潮。
在一天多的行程里,我们在参观学习和朝圣之余,也向全明大哥,详细汇报了我们几位创办《湄水匡氏通讯》的初衷和设想。
湄水匡氏,是中华匡氏的起源于北宋末期、谱载清晰、族人总数远超三万的一个大支系。后裔迁徙定居特别分散,始祖学金公(字金三,南宋初年在江西奋起抗金,功成于长沙,退隐定居于湖南湘乡县湄水桥),至今尚未探寻对接到源流。明末和清朝,外迁支系繁多。我们几位家族文化爱好者,试图团结一批族人贤达,能够在先祖源流研究和家族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
在重庆大学城的晚宴中,全明大会长对此明确表态:你们这是值得赞赏的大好事,但难度也不小;望你们能坚守初衷,克服困难,把这家族文化期刊办好!并说:明天给你们写一份祝贺词,倡导相关的匡氏支系,支持协助你们寻根对接。
【匡华清,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