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从历史上匡氏易姓看先辈的良苦用心

2017-07-13    阅读 339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姓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其时若干氏族公社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有其独立性,相互间又有密切的联姻关系,姓作为识别区分氏族的特定符号标志,“别其种类,分其类,使相从”(孔颖达语)。因此,姓,是标志着家族系统的称号,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每个成员。古代,姓氏不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繁衍,姓逐步发展增多。

据史料考证,姓形成的时期:“五帝”及以前形成的姓90个,夏商时期的58个,周朝时期的272个,汉朝以后的18个。

黄帝为华夏的始祖,姬姓。故姬姓演变出很多姓。距今三千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和第周公姬旦、子成王姬勇灭商纣王,实行“大分封”,共分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姬姓从而繁衍分支出198个姓氏,匡姓即是其中之一。尧、舜、禹、夏、商、周、秦等王朝的君主,不论改为何姓,均出自姬姓,是姬的分支。据有关专家统计,400个姓中,出自姬姓“分支”的姓有132个,涉及系(姓氏)35个。我匡氏之姓则出自系子姓(商朝君王的姓),具体有:褚、孔、华、汤、殷、乐、时、穆、萧、戴、宋、梅、林、邓、于、索、屠、牛、边、瞿、鱼、向、匡、禄、活、那、相、桓、皇甫29姓。

以此看来,我匡氏家族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的家族,也是一个兴旺庞大的家族。在古代,姓氏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在我们现代人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姓氏贵贱之风左右了整个社会的一切。我匡氏在古代也是一个高贵的姓氏,可算名门望族。据有案可稽的史料记载,我匡氏得姓始祖句须公就曾与孔于同朝为官。被炎黄子孙尊为艰苦勤学典范的经学家、丞相匡衡,战国时齐国名将匡章,元代名将匡才,明朝礼部侍郎匡文贞……俱为匡氏佼伩者。

中国民间有句口头禅“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大概是形容一个人行为端正。我匡氏后裔也是血性之躯,不乏热血沸腾、自强不息、烈性之人。先哲盂子说:“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尽管如此,在历史上我匡氏家族却免不了易姓之灾,险遭灭族之祸,始作俑者是罪魁祸首赵匡胤。

一千多年前,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于960年称帝,建立宋朝。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一上台,唯我独尊,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威信,据(姓氏辩证)记载:“在北宋初年(公元960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因其名中有匡字,遂成天下避讳。”就下令将天下郡县之“犯御者”——即与其“匡”“胤”沾边的字,全部改掉。于是匡国军改为定国军(今陕西大荔),匡城县改为长垣县,胤山县改为平蜀县,匡庐山则去掉‘匡字”,叫庐山。甚至连其弟也不能幸免,赵匡胤亲自将两个弟弟赵匡义、赵匡美改为光义、光美,真好一个君臣有别、君臣有序!不仅如此,就连其先祖的名讳也在避讳之列。北宋大臣、著名宰相文彦傅,先祖本姓敬,因赵匡胤祖父名赵敬,文丞相祖父不得不改姓文。以此看来,近臣也难以幸免,我匡氏家族更是首当其冲。

《姓氏辩证》记载:“有匡氏之人将被问罪,大多匡氏为被赵匡胤之名讳,改匡氏为主氏;宋朝政和年间(1111年-1117年),朝廷认为民姓主氏大为不妥,又下令改为康氏、羌氏、姜氏、徐氏、方氏、王氏等”。一个好端端的家族就被这样活生生四分五裂。呜呼,我说不出话来!!!

看着匡氏所改之姓,琢磨着:中华大家族姓氏成千上万,为什么先祖单单选这几姓呢?其中奥妙何在?后来我了解到,古代避讳不外乎采用“改字”、“空字”、“缺笔”等方法,首先我们先辈选择了保持姓氏完整的“改字法”。所谓“改字法”即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为了便于识别,我们先祖选用了与“匡(kuang)”同音(同韵母ang)之“康、羌、姜、方、王”五姓。可是独有“徐”姓即不同音,也不同形,也非意义相同或相近。“为什么选用‘徐’姓?!”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徐”(xu)我们方言念“qu”,“匡”念“qiang”,查遍《古今汉语大词典)、《辞海》、《词源》、《汉语大字典》等大部头字、词典,没有找到和“kuang、qiang有关音、义、形、相同或相近的字。我失望了,但我坚信对于“徐”字,当年我们先辈决不是信手拈来,一定藏有玄机。老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我娘舅送给我的一本1917年由上海广益书局按“子丑寅卯……”分十二集线装本出版的《康熙字典》上,查到这样一个“ ”字,上面注解“(唐韵)丘玉切(集韵)區玉切音曲匣也”。“ 匤”——“ 匡”两字何等形似,仅一“、”之别。稍不注意,就会把“匤(qu)念成匡(kuang、qiang)”。同时“句”有三种解释和读音:(一)(ju巨)<名>句子。㈡(gou沟)①<形>同“勾”。弯曲。②(名)姓。㈢(qu渠)<名)同“绚”。鞋头上的装饰品。(见《汉语大字典》李格非主编)原来“句”也有“qu”的读音!看到这里,我立刻想起我匡氏得姓始祖“句须公”,难道先祖易姓之际,暗寓我匡氏后裔不忘始祖?!不忘己姓?!“妙哉!妙哉!”“太有才了!”我不禁为先辈的智慧拍案叫绝,也为我的新发现而欣喜若狂。先辈将我匡氏易姓之际,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啊!真可谓挖空心思、用心良苦。就像放风筝,风筝放出去了,不管飞得多高,只要绳子始终没松开,一旦时机后熟,风筝随时可以收回。又像一张网,不管撒得多远多开,这就是平时所说的“纲举目张”,但是,只要不丢掉纲绳,也可随时收回。这真是“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我先祖真是深谋远虑!

尽管如此,直至北宋灭亡后,南宋时,经江西丰城匡氏后裔匡赤上奏宋高宗赵构,我匡氏才部分恢复了祖姓。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搜姓氏之遗忘,极力倡修族谱,诏匡氏恢复原姓,我匡氏后裔又有一部分寻根回祖。可是直到今天,毕竟年代久远,谱牒不传,难溯其源,仍有大多数匡氏之人未回归。我多么渴望骨子里流淌着匡氏血脉至今还融入别族的匡氏后裔,要知道“热血总是浓于水”,积极寻根归祖,以告慰先辈在天之灵和当年易姓之时先祖之良苦用心。以使我匡氏家族发扬光大!这正是:

专横跋扈唯我尊,万人为其改祖姓;

匡氏家族今犹在,不见当年赵匡胤。

临澧十七代孙 匡德金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