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匡定波:“大师”生命中的“师大”

2017-07-13    阅读 382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你是怎么过来的?可以走偏门的,这条路近一些。匡定波院士一边温和地询问记者路况,一边忙着泡咖啡。不一会儿,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已经放在茶几上。这是一个有着咖啡浓香的早晨,晨光里是他亮亮堂堂温馨而舒适的办公室。匡定波院士始终那样微笑着,那是日常的亲切,是超越日常的温暖,是涤荡了浮华的深沉,是生命底色中可以获得的最大的安宁和喜乐。窗外是阳光明媚的今天,而窗内,则是杯酒唏嘘的往昔在爱抚着时光的痕迹。

学术从这里开始

匡定波研究物理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是考大学时家中的大姐帮忙选择的。勿庸置疑的是,虽然小学时发生了抗日战争,中学时在无锡乡下,数理化对匡定波来说,一直都是很轻松的。

1952年,匡定波上海交大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华师大。刚刚到师大时,他担任助教。助教的工作职责是听老教师讲课,然后给学生做辅导。后来的校长张锐昆也被他辅导过。做助教是让匡定波受益终生的一件事情。助教要随堂听课,然后在课下抽出固定时间辅导学生,整个过程是学生考老师的过程。老师要尽力解答学生问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会有各种方式,他们的思路可能与老师的思路不同,这时要很好理解学生的思路,寻求沟通。要分析为什么不同的方式得到相同的答案。如果学生的解题思路错了,要分析从什么地方开始错了,为什么错了。这个过程对老师来说,是很好的训练。能够训练自己理解别人的想法的能力,并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做到融会贯通,而不是武断地否定。所以说,当老师不完全是付出,在解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启发自己。这是匡定波在师大最大的收获,对他以后处理事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来他又做了讲师,开始讲课,开的是原子物理课,薛永琪院士当时还是他的学生呢。

就这样,他在师大一呆就是七年。其间,匡定波跟光学老师郑一善一起研究过德国进口的Q24石英光谱仪,从而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当时他还管理过普通物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与自己做试验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做试验是老师安排好的。管理实验室要自己安排试验仪器。当时有一种秤可以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这种秤被称为朱利氏秤。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轻的弹簧秤。在很长很软的弹簧下端,挂一个铅丝做的叉叉,桌子上放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慢慢把弹簧从水中往上拉,铅丝会把水的表面的膜拉上来,往下拉的力就是表面张力。把这根秤往上抬的时候,秤上带有一个管子,管子是转着往上升的。管子上还有刻度,可以读出张力的大小。匡定波和同事邬学文不清楚这根管子的机械构造是怎么回事,它究竟是怎么往上升的。于是他们两个人花了半天时间把这个秤拆开又装上,原理结构一看就清楚了。虽然拆开以后发现原理很简单,但是知识和经验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1958年,师大与中科院合办电子所,匡定波专门去电子所做科研。在那个政治运动频繁,大多数人都很狂热的年代里,匡定波有着自己的判断和坚持。他宁愿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正是在这种务实精神的支撑下,他才有了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电子所的科研方向虽然很多,电子学却是比较热门的。匡定波此时就开始做红外研究。他们还去铁路调研。铁路货车的索绳是用金属瓦做成的,铁路运行时索绳和放油的车轱辘上的车槽摩擦会发热,热量超过一定程度索绳就会断掉。要检测热量,就要接触到红外线研究。当时,他和薛永琪在第四研究室。生活非常简单,大多时间在所里做科研,做项目。当时一切都刚刚开始,没有什么基础。如果稍微做出一点成绩,匡定波和同事们就会非常开心。他们在师大电子所的时候要做一个红外探测器。原件不会做,就从科技厂买来一个硫化氢探测器做模型。在测量他们自己一步一步做成的仪器时,拿着一根点燃的香烟头,站在十米之外,如果探测器能够接收到信号,他们就会非常有成就感。就是这一点点的进步,不知道凝聚了大家多少时日与心血!虽然匡定波的科研是从师大开始的,但他认为自己真正入门则是十年以后了。

奋斗永无停歇

也许生命中已经成就的使命仍然太少,也许生活中需要感激的人和事还有太多。匡定波永远都是那样忙碌着。怀着怎样的一颗欣喜而感恩的心,他又把一杯咖啡斟满。

匡定波到了技术物理研究所以后,仍然继续进行着在师大时就已经着手的光谱研究。匡定波在师大进行的研究大多属于基础性的研究,而现在技术物理所的研究则属于功能性研究,即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物理所为匡定波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做一项试验是非常艰难的。如做卫星仪器试验,需要出去定标,一做就是几个月。做仪器的周期也很长,从模样到正样,有时候要跨六七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还需要几个研究室分工来做。技术物理所则可以提供长时间研究所需要的氛围和目标,也能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试验过程本身,也是对研究者毅力和责任感的考验。有时候,为了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付出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19651月份,我国在山西大同俘获的U2飞机残骸上有红外扫描相机。相机上的红外探测器和制冷机被拿到技术物理所进行分析。探测器像火柴盒大小,是红外扫描相机的核心装置。红外探测器外面的制冷机拿回来的时候已经被损坏了。制冷机使用的气体是锗掺贡,工作温度是-275摄氏度。因为没有锗掺贡,这就需要技术物理所自己找到可以替代的气体来降温。液氢的工作温度比较适合,但是是可以燃烧的。当时技术物理所还在复旦大学,有可以生产液氮专门的低温车间,所里的研究人员就在车间里生产出了液氢。然后把液氢放在煮瓦片中。煮瓦片这种容器底圆口长,里面的冷气出来后,容器表面就结冰了。要把容器表面的冰融化掉可并非易事。19号晚上,几位同事在所里做试验时,有人就建议用火烤烤煮瓦片。因为外边的温度高,液氢蒸发,空气中就有液氢。烤的时候一遇到明火,就发生了爆炸事故。当时声音非常大,墙都被打穿了,门被逼了过去。五楼楼房塌下来,匡定波的一位同事遇难了。因为五楼其他房间里还有气瓶,去拿气瓶的两个同事随五楼倒塌的墙壁一起掉了下来。一人因为碰到架空的电线而幸存下来。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事故。事后,他们一点点地找到了探测器模型,又把制冷机的光学部分和电子学部分修复。然后把液氢改成氖气,一两年后又设计出了中国自己的探测器。虽然所里失去了两位优秀的人才,但是肩负在他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却没有停止,匡定波和他的同事们追求真理的脚步也愈发坚定和有力。他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作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主任设计师、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主任设计师,有媒体称匡定波是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的眼睛。我国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都是世界气象卫星组织确定的业务卫星。日本、澳大利亚都能免费接收到我国气象卫星的信息。这两代卫星的红外遥感仪器都是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他参与设计的我国第一代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上的可见红外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已于1988年和1990年两次随卫星发射成功,并获取了高分辨率云图。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多通道自旋扫描辐射计,也于19976月随卫星发射成功。国家还把月球探测中测距任务交给了技术物理研究所。在这样的成就面前,匡定波依旧那样微笑着,缓缓地说:这不是我的成功,而是我们所的成功。最让他感到骄傲和欣慰的是,技术物理所气象卫星和扫描仪发展的水平,已经不仅仅代表了技物所自己的水平,而且能够真正能代表国家及世界发展的水平。这是整整一代人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只是出了点力而已。在这样平淡而谦和的语气中,平凡而朴实的话语里,似乎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

匡定波现在仍然带三四个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他有自己的一套培养理念。他认为要抓几个环节。一个是开题。这非常重要。研究生开题一般要半年时间。不是导师指定什么题目,而是自己找范围。要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国内外做得怎么样,自已有什么新的想法,条件怎么样,欠缺在什么地方,要花多少经费,科研路线是怎么样的,预计会有什么结论等等。起码要用半年时间写开题报告。这是对学生最重要的培养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就体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第二个环节是研究生个人自我检查,得到一些能够得到的帮助。第三个环节是写成论文。

19951996年间,上海、南京等科学院发起了长江三角洲的可持续性发展主题活动,组织了上海、南京、浙江等17个院士,请了十六七个专家。匡定波就是所请的院士之一。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经济、社会、地学等问题。他们讨论了产业结构布局、交通港口、城乡同生态环境等问题。匡定波是城乡同生态环境组的,所以对生态环境问题有所关注和思考。其中水污染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如很多重化工厂建在长江边上,虽然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会严重污染水源。一个城市的取水口,往往选在长江上游。但是上海的上游紧连着浙江的下游,浙江有污水的话,就会影响到上海的水安全。所以就总的布局来讲,城市之间存在着水资源的共享与协调问题。他讲到自己在世界联合国500个生态城之一的藤头村参观,那里的人养猪,把猪粪集中起来发酵,产生沼气给大家烧。发酵过后猪粪再施到地里做肥料。这是一种原生态经济,非常值得提倡。

除此之外,匡定波还参加各种科普活动。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做一些科学普及工作。如和曲阳四小中的共青团少年科学院举办大手牵小手活动等等。他认为要关注小朋友们的基础教学。教育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仅要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要培养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广泛的兴趣。

家在师大

匡定波在师大教书的时间就只有六七年而已,而他在师大一村一住就是54年。他的爱人也在师大当了52年的教师。在半个多世纪的春夏秋冬里,他不但熟悉师大一草一木的季节更替,更洞悉师大一点一滴的人事变迁。师大早成为承载他记忆的历史和现实的空间,也已经成为关联他生命的故友挚交。

年近七旬的匡定波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有自己的健身秘诀。每天他都早睡早起,6点以前起床,晚上大概10点左右睡觉。起床后要做仰卧起作20次。每天早上上班之前,还要做爬楼梯运动。从一楼到三楼共52个台阶,少的时候他上下四次,多的时候上下六次、八次、十次都有。爬完后会出汗,发热,身体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匡定波的兴趣非常广泛。广泛的兴趣不但能够调节他的生活,而且让他更加热爱生活。他偶而也会看看人文方面的书籍。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讲《红楼梦》,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就买了一组书。有刘心武的《红楼望月:从秦可卿解读<红楼梦>》,王蒙的《王蒙活说红楼梦》,俞平伯的《俞平伯点评红楼梦》,周汝昌的《周汝昌点评红楼梦》。他认为王蒙写的好一些。他对地学也很感兴趣。电视一般看新闻和体育节目。体育节目如snooker台球、保龄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网球、高尔夫球等等都能看。最爱看的是足球。什么脚球、越位球、实际任意球、间接任意球等都能看懂。还喜欢看一些警匪片如《侦探亨特》等。中学时他踢过足球,现在喜欢打桥牌、打乒乓,打羽毛球,跑步等等。还喜欢拍照。因为实验室里有冲洗放大的设备,他在师大当助教时常常照相,自己冲洗,自己放大。现在是用数码相机照相,他会趁开会的机会旅旅游,照一些风景照片,然后把照片拼贴出来。就是把一张照片,在电脑中分成几张六寸的小照片,然后洗出来,把这些小照片拼到一起,贴到废纸上。就做成了一张很别致的完整的照片。小照片一张9毛钱,六张小照片贴到一起才54毛钱。而洗一张大的照片要20多元钱。这不仅仅是为了省钱,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的是无穷的乐趣。匡定波还喜欢自己做一些小东西,如刻图章,和孙女一起玩橡皮泥,折纸剪纸等等。他的书架上收藏了很多石头,石头上的花纹有的像草铺,有的像小山、有的像小树。还收藏有石头茶壶,像是竹子做的。他收藏的地图也非常很多,还有一些航天模型。他的这些精心的收藏都非常别致。闲暇时他还会养些花草,钓钓鱼,爬爬山。

画图也是他擅长的,他的书法相当漂亮。他一边说着,一边随手在纸上写下了两个空心大字,先写下一个字,而后又在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字,这也许就是这位物理界大师心目中永远的师大吧!匡定波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也许非常偶然地,他接触到物理,投缘于华师大,生活因此被改变,也因此博大因此丰富。这,无论如何,是他莫大的幸运,更是华师大莫大的幸运。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