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从匡衡“凿壁偷光”说起

2017-07-13    阅读 406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说起匡氏,族内尤为出名者莫过于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元帝时官至丞相,封乐安侯。据《汉书》本传记载,匡衡是“东海承人”,而西汉时的承县辖区即为今天的兰陵县西部和枣庄市东部一带。匡衡墓在今天的枣庄市峄城区匡谈村。

《续修临沂县志》记载:“匡衡故里今七区西部之国汪村附近。匡姓繁衍,皆其后裔。村前有匡山,变以衡得名。山前有村名老书房,即当年凿壁偷光处。”匡衡在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居住过,村北的山因此得名“匡山”,匡衡上学的那个村庄叫“ 老书房村” ,母亲迎送匡衡上学站过的那块石头取名“ 望子石” 。

抛开匡衡的故事不谈,相对于李、王、张等中国传统的大姓而言,匡姓却并不多见,不禁要问,此为何故?

稚圭凿壁,一匡天下

历史上,匡衡“凿壁偷光”或叫“穿壁引光”的故事,是人们所熟悉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今天的兰陵县匡山脚下。

匡山脚下有一个村叫匡王村,匡衡曾在此居住过。过去这个村由四个小村落组成,其中南边的两个村落,一个叫王子石,一个叫老书房,意指匡衡居住和读书的地方。“凿壁偷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匡衡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里就很贫穷,一家人全靠父亲给人家当长工维持生计。匡衡的母亲对他疼爱有加,在匡衡六七岁的时候,父母就送他到村西不远的学堂上学。早上,匡衡便早早起床在母亲的护送下去学校。每天下午,惦儿心切的匡母便早早来到村口,站到一块大石头上翘首西望,目迎匡衡回家。日复一日,天长的日久,那块大石头上竟然留下了匡衡母亲的一双清晰脚印。“望子石”由此得名。

匡衡吃过晚饭,就去自己的屋里学习。但是,由于家庭贫穷,常常连灯油都买不起,于是,他就请母亲去隔壁邻居家借。邻居家认为匡衡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借给他什么时候才能还呢!因此,不愿借,匡衡没有办法,就暗暗地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借着洞里透过的一线光亮来读书。日积月累,只有十几岁的匡衡便成了乡里一位知识丰富、众人皆知的大才子。

匡衡酷爱学习,从不因为已经掌握的知识为满足,他总是把书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匡衡身处穷乡僻壤,哪有那么多书可以读呢?为这事,他常像一个几天吃不上饭的饿汉一般难受。后来,他听说附近村庄有个财主家藏了不少书,就想去借来看看。转念一想,向邻居家借灯油的事,匡衡只好望而却步了。用什么办法才能看上财主家的书呢?匡衡反复思索,终于想出了去财主家当长工的法子。

当财主和匡衡议定工钱的时候,匡衡说:“你只要把家里的书借给我看,我可以不要工钱。”财主觉得很奇怪,仔细想了想,这倒是个很便宜的事,于是便答应了匡衡的要求。从此,匡衡在这里看了不少书,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后来,匡衡能文学,善经传,成了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元帝时,匡衡担任丞相,被封为乐安侯。

叫“匡山”。匡衡上学的那个村落,叫做“老书房”。至于匡衡家住的那个村落,人们当然忘不了匡母为了迎送儿子上学站过的那块大石头,于是就把这个村落叫做“望子石”。岁月流逝,人们把“望子石”就叫成现在的村名“王子石”了。

匡衡故里,无人姓匡

匡谈村,位于鲁南峄城区西南二十里处,村西是蛟山,南侧紧靠着蝎山,东边是望山。虽说匡谈村是个山村,但是村子却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这里曾是汉丞相匡衡设坛说书讲经的地方,村名也由此而来。

一段农田地将村庄分为东、西匡谈,两村均呈正方形状,三千多口人。小山村所属的农田土地肥沃,粗略估算,村民可以耕种的土地大概有四五千亩,黄土松散,潮湿均匀,非常适合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里又有“金匡谈”的美誉。

匡谈村附近环绕的几座山各有千秋,最雄伟当属蛟山,陡峻者则属蝎山,黄山上的植被则最茂密。

蛟山远远看似大龟,头向东南尾甩西北,当地村民们传说山底下压着一只万年的大龟。山上的植被不多,悬崖峭壁,难以攀爬。登上蛟山可以远眺数十里,至于为什么得名蛟山,村里人也说不出个一二来;蝎山,因为山上经常能见到蝎子,所以得名。北面小丘状为小蝎子山,后面是双山峰者为大蝎子山,两山呈怀中抱子状。该山东西绵延十几里,有峪谷峻岭三处,号“龙爪峪”。每个山峪皆有陡崖直上直下,崖下碎石粼粼,似龙爪掠经之地。

匡谈村的西南方向有两座水库,南刘庄水库,常年不曾干涸,水库边上有一座龙王庙,据当地人说里边藏有龙骨。每逢过年过节,当地不少老人就到这里来烧香祈福,祈祷龙王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库的水格外清澈、透明,这些水也多为附近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泉水加上水库的水汇流而下,在匡谈村形成了一条条河流。每逢雨季,水势徒增,不少鱼儿从水库里活跃而出,游到匡谈地界,引来孩子们争相下水捞鱼,这也成了一代代匡谈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既然匡谈村曾是汉丞相匡衡的故里,理应有不少匡衡的后人,但是,说来也怪,如今的匡谈村没有一户匡姓人家。村里的姓氏较杂,王、张、郑、李、许、陈、岳、洪、刘、孔10大姓氏家族倒是非常旺盛。传说,匡衡仕途末年因世情变故,为保全家族,或迁他方或更姓氏罢了。当地人称,有部分王姓人家便是匡姓人家改的。

虽说匡谈村历史久远,村里却没有留下什么古遗迹,只有村北遗存有一处“匡衡墓”。匡谈村人热情、豪爽、忠厚、朴实,虽说有10大姓氏家族,可是家家户户却都和和睦睦,邻里的关系处理的也很不错。

惨遭易姓,望族三迁

西汉时期,匡姓繁荣兴盛,显赫朝野。匡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终成一代经学大儒,历任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人。汉元帝时任丞相,封乐安侯,历任三朝重臣。汉宣帝继位时,匡衡位高权重,遭到同僚猜忌,被贬回乡。归隐后匡衡建“鼋山书院”传经授学,其子经学家匡咸,官达九卿,弟子伏理、师丹、满昌等皆是一代经儒。

兰陵人匡连国分析说,匡衡前后六世,都是朝廷的重臣。兰陵西北方向一带多居住着匡氏族人,其中兰陵的一个村村名就取匡衡“太子少傅”之意,为“太子堂村”。

匡姓在两汉时期达到鼎盛,在宋朝以前是鲁南的名门望族,为什么在中原地区和匡衡故里却极少见到匡姓后人呢?

据《宋史》记载,赵匡胤黄袍加身,建国为宋,然后勅旨昭告天下,避其名讳,甚至将同胞兄弟赵匡义、赵匡美改为“光义、光美”,达到君臣有别的目的。

匡连国说,“避讳易姓”,匡姓首当其冲。中国人崇尚“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但为避免杀戮之灾,千万匡氏先祖被迫易姓。当初改匡姓为“康、方、王、姜、杨”(取近音谐音、去掉部首或投亲戚之姓)等姓,这也表明匡氏先祖警示子孙勿忘本源的意思。

北宋时期,中原地区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赣西南一带山深地僻,匡氏先祖为保家安命而“避讳易姓”,因此迁徙而至岭南各地居住,南方多地对“匡”姓多读qiang。唐末宋初,匡氏迁徙频繁,这也造成了匡氏手足易族的情况。

南宋时期,匡赤上奏高宗赵构,匡氏后裔部分恢复了祖姓;清康熙时期,又有一大部分匡氏后裔恢复原姓。匡峰说:“纵览匡氏的演变,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迁移。”

第一次大迁移是唐末宋初,唐王朝衰败,战乱不断,唐懿宗咸通九年“庞勋作乱”,席卷山东、安徽、江苏广大地区,连续多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亡避难。宋初的“避讳异性”之灾,使得大多数不愿意舍离故土的匡氏先人被迫易姓。

第二次大迁移是明朝的迁民运动,元末爆发的多年战争,湖广人口大减。明初皇帝下诏移民填充,众多匡氏先祖被迫迁徙。匡姓作为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又被分迁到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明朝移民条律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处,好好的一家人便被拆得七零八散。

匡氏先祖为居家于一处,迁移前一支改为宋姓,现在在兰陵仍有古谣:“冰盘送,槐树刀,匡宋分,含泪找”。匡、宋一家为了便于将来相认,遂摔碎一冰盘,匡氏先祖兄弟数人各持有一块碎片,将来无论匡姓、宋姓后裔均拼盘相认,是为一家;在洪洞大槐树下取古槐树枝为刀把,分匡、宋众先祖兄弟,以作为家人相认的佐证。根据碑谱记载,兰陵县太子堂、东新兴、马楼和郯城县马头匡氏由江苏赣榆迁来,蒙阴、费县匡氏则由日照东港迁来。

第三次大迁徙是清朝的移民运动。清初皇帝下诏迁民,匡氏先祖随到四川等地谋生。清康乾年间,山东等地贫民伴随闯关东之风,匡氏后裔又有一部分迁到了东三省。(记者车少远通讯员匡峰 刘明才)

启示:

作者于8月6日将此文发到网站原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由于该邮箱已放弃,管理员长期不会打开该邮箱,今日在彻底封闭该邮箱前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此文。早在2013年4月19日,本网在“网站公告”栏公告《网站启用新邮箱》:

鉴于中国雅虎邮箱将于2013年8月19日关闭,本网站决定从即日起启用新邮箱,号码:kuangyisheng0921@163.com. 今后,各位宗亲投送网站的稿件及各种资料,请一律发送新邮箱,或QQ邮箱:770976790@qq.com 望互相转达。

从即日起,原邮箱正式关闭。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