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湖南梅山康氏探源考查实录(之八)

2018-06-23    阅读 1,403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湖南梅山康氏探源考查实录(之八)——湖南梅山康氏是句须公后裔之考查

  义生主编您好!首先祝你身心健康!阖家节日快乐!我历时两个月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召回匡裔康氏族人回归根本是我的使命和夙愿,不是为了名和利,请主编先生和细华审阅后转交《天下匡裔网》负责人匡萃洲先生予以发表。

  当今所称的康氏南八公支系,即是湖南梅山康氏,三仲祖由江西泰和县千乡迁来湖南早已是通族的共识。因江西湖南两地谱牒保存较为完好,是康氏族中唯一能够能追溯久远的一大旺族。但因新化初修谱序极为简略,续修谱时,先贤引《康氏邵阳族谱序》为写谱依据,尊南八公为南迁始祖,因族源祖根不明,传承时与代不符,引发了我为京兆卫康还是晋阳句康的争议。2015年《南八宗支寻根课题组》两次赴泰和县考査,在泰和匡裔康氏谱牒中,发现“有南迁始祖的记载”。但未深入考查。

  我们用康镇明先生关于,以郡望和堂号辨别族源的正确理论作辨别,泰和爵誉康氏是不容揣测的匡裔康氏,湖南新化谱记载的南迁史始祖是康赐,是名叫康南八的南八公已真象大白。去年,华东师笵大学出版了创修良敎授的《谱学通论》,创敎授揭示了谱学由官修,衍变为私修之后,许多家谱攀龙附凤,不惜羞辱自己的祖先,炫耀本宗门第而抬高自的敝端。然而今仍有个别从事研究者,为“南八公”诡辨。因此有必要回过头来,比对新化譜对族源祖根记载的真实与谎言所在,看康博林先生的考查结论不靠谱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对参照的主要资料有: 1: 新化县康纪文提供的《康氏重修族谱》谱序专辑和七修谱九十三卷线装本。2: 《,湖南双峰县》康光眀秘书长提供的《康氏开姓浱衍图》;《金陵匡氏族谱》和《金陵匡氏宣公族谱》三卷。3: 《康氏族谱》七修谱安乐版及族人收藏的《康氏邵阳族谱序》和《清本论》。4: 重庆《大足康氏续修谱》5: 泰和县康耒善前辈与康宽治副长提供的泰和爵誉康氏谱系资料。6:匡氏匡裔族人提供的金陵匡氏匡裔旧谱序50余篇; 《濛衡康氏十修族谱》一部。《匡氏名人录》精装二卷;《匡氏通谱》精装五卷。7南八宗寻课题组提供的考查资料;8 《康氏文化》杂志考查报导的相关资料等。

  运用的指导理论1:淸代大文豪谭嗣同指出谱牒学中存在攀附,夸大两大敝端的理论;2:新世纪出台的百宗姓书库各版本在前言中的一段提示:史籍中关于姓氏的来源,多许多釆自神话传说……,而先民对于自己的祖先,也多夸大虚饰之语。3: 康镇明先生的学术研究理论。

  比对新化1——8修谱,首先发现有两篇谱序名称、内容烔然不同的“初修谱序”,和两篇同为以泰公敬撰的“合族谱序”。还有两篇同为仁尊公敬撰,谱序名称内容不全同的“续修谱序”,。却没有珍贵的《康氏邵阳族谱序》原文和《清本论》。因此确认谱序真伪对探源考查十分重要。

  一  先比对、新化1——3修谱对族源祖报的记载

  1: 乡进士刘轩为我康氏撰写的初修谱

  通过比对,载于《康氏重修族谱》称为“康氏二续谱,” 正文249个字。实为刘轩撰写的《康氏初修谱序》原序。载于七修谱九十三卷的“初修序”正文241个字。由原序修改而来。二者核心内容无实质性差别

  浅析1: 明永乐四年,乡进士刘轩应邀为我康氏撰写的康氏初修谱序,虽然简略,但序中“我康姓姻谊者派衍于唐宋之朝,枝盛于明之世”的记述,正是泰和爵誉康氏金陵始祖康赐支系的传承史。其真实事实有三 。

  一: 根据康文風先生2009年对《泰和县爵誉康氏谱牒探析》,泰和爵誉康氏族谱,始修于宋初,仕季公到祖籍金陵訪源,1003撰写康氏源流实录。故爵誉谱牒世代相传以金陵为郡望; 延孝公为聚星堂一世祖。而诡瓣者为圆“郡垂京兆”之说,竞说最早的南八老谱,“因元末残破、五代战乱被族人存留于宁乡石岩中”……考谱有振峰公等,知其旧谱,方于取回。问:振峰公既己取回南八老谱。有人見过吗?今存何处呢?

  二:根据《康氏文化》杂志原名誉主编康沫教授、康凡新先生等族贤的考查:自古至今的史学研究中较为统一的说法;。康叔之后,在卫国八百年间历代姓姬,世居河南境内,源于康叔的后世康氏,与古长安及附近区域的称谓“京兆”,没有连带关系。

  三:康文風、康六顺先和康宽治副会长三人,先后对爵誉康谱系从不同角度的考查,最终归结于康赐为爵誉康氏金陵始祖。康鎮明先生,在《郡望和堂号与族源》一文中明确指出:明英宗(1458)年,撰修的的《泰和晋阳合修康氏族谱》“把京兆郡望和京兆堂康氏排除在匡改康之外”。而泰和爵誉康氏世代相传的,匡裔康氏标志性门户代称——聚星堂就在其中。因此说明至明英宗年间在泰和县尚无京兆堂康氏,至今也未发现経得检验,源于康叔的后世康氏传承世系。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真实历史。

  此次初修族谱,编制了偶意深刻的“褔贵友华祥瑞甫,……七言八句五十六个字的班辈字序列。

  2 《康氏邵阳族谱序》对梅山康氏前三代先祖的记载

  载于《康氏族谱》七修谱安乐版的《康氏邵陽族谱序》,原序无作者、无写作时间、未列入修谱序秩,与载于《康氏重修族谱》的“康氏初修谱序”,经比对是由初修谱后出台的《康氏邵阳族谱序》更名而来。

  《康氏邵阳族譜序》开篇即充滿了神秘谎诞的色彩。对梅山康氏前三代先祖的记载,分为三层述曰:康氏之祖迺洪濠治世同国开基豪门第一显宦,居先勅封诸侯位列极品,开国忠臣之勋齐齐大夫之任。

  浅析: 此述虽有虚饰誇大之语,但仍是金陵康氏始祖康赐支系的浱衍史。因康叔出于周文王室家,虽属被封诸侯,但位列成周之大司冦,属王爵,岂可以“诸侯”、 “孟侯”, ”“齐齐大夫”为论?金陵一世始祖纲公(康赐),官东海太守,可谓诸候也,生二子,长匡衎官汉给事中,次匡衡官光禄大夫,拜汉宣帝之丞相,实出于显宧之家。衎、衡二支尊纲公为金匡氏始祖,以金陵为郡望,父子堪称开国忠臣齐齐大夫之任也。

  次曰:我祖出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早禾度庆挴子坡金仙庙王万段土地训上谷林人也,夫泰和邑独有康户巨镇名家,余无外姓混襍,普天下各住省府州县。

  浅析:此述正是康珣公官安福知州,康稠为南唐进土、蘄州刺使,赟公为长安太守,其后世孙分居全国各地省府州县的真实写照。其中“泰和邑独有康户巨镇名家”,与《泰和晋阳合修康氏族谱》称“康氏为秦和邑姓,人皆知之。的记载相吻合。

  三曰“后开元丁卯年间有祖康南八,实有顶天立地,谋传古鉴今之見……后南八公积福绵长幸生其子讳发诏位居光禄大夫……发论之子讳政仲,明仲、和仲于太宗后唐庄宗帝治盛时肇迁……携家(带谱)来湖南邵州。

  浅析。品读康氏邵阳族谱序,读出不是我先贤修谱时所写,有讥讽我康氏不知祖为何人之嫌?也许是未落扻时间和大名的原因吧?读出笔者是在占有资料的基楚上,採用谱学中的“心里文法”,艺术加工(但并非虚构)虚饰誇大,使真人真事史事失真, 族人乐于接受传颂的艺术性作品。是谱学“心理文法的代表作。

  3: 续修谱时两篇谱序的记载

  续修谱时的两篇谱序原文,载于《康氏重修族谱,》木刻版。研读两篇古谱序,即知续修谱期间,先贤會先后去江西泰和县,湖南衡山、湘乡洪山殿考查。应是在泰和谱中見到有南迁始祖的记载,在湘乡洪山殿“先祖祠堂見祠梁大书南八公䘗号,字百万名字”。故以泰公在《康氏合族谱序》中称“始晓然知,湘汉诸宗固同一祖;新安本宗固同一父也”。仁尊公敬撰的《康氏续修族谱》在我祖出处,泰和县之后补上了千秋乡乡名。称“吾远祖自先治世同国开基爵列诸侯”。不再颂揚南八公,而颂掦三仲祖““有鼎天立地,谋传古鉴今之识”。说明先贤对南八公的身世己有质疑。 因将《康氏邵阳族谱序》例为“康氏初修谱”,尊康南八——南八公为一世南迁始祖,字百万。因族源祖根不明,时与代不符引发了争议。

  续修谱先贤在远距永乐四年初修谱260余年之后续修族谱,因受考查条件的局限未实现系统考査,在没有排除南八公为本宗先祖的証据状况下,将三仲祖自迁来湖南400余年,20来代的传承世系记载詳备,尊南八为南迁始袓, “以侍孝子兹孙拾遗补阙”用心良苦功载千秋。

  4: 三修谱时的《清本论》与《谱略》的记载

  《清本论》来于安岳康氏族人收藏的,《康氏合族谱序》同一笔迹的手抄本。

  因初修谱序极为简略,续修谱留下了族源祖根不明,时与代不符之谜。

  熏沭公的考查《清本论》一文,对“南八宗支”的族源祖根、着重阐明了三点,一是考查的资料来源: 晚常得覧江西泰和谱,首核其谱之由来……得诸衡山(谱),衡山族宦曽诏得诸吉洲(谱),余阅之井井有据。 二是考查结论:考厥由来,句须公为我族百世不祧之祖。稽其已往,赟公避讳易匡为康, 而赟公又为我族百世不祧之宗,若云康叔封卫之说谬矣。第三是指出:句须公至衡公已历数十世,由衡公而及南八又五十余世,“可知袓南八,而失知南八之所自出便谬矣。将我康氏源流祖根,支系繁衍播迁记述得清晰而明白。

  叔文公在《谱略》中给我们指出了三奌。一是: 旧谱谎略必有记载不詳者;二是“南八公、发诏公其居江西为未迁未移必也;三是旧谱载所能知者,以俟孝子兹孙拾遗补阙,则此亦承先启后之模而寻源索本者或有所取资焉。

  上述:新化1——3修族谱,先袓、先贤尊祖敬宗,孝心孝举高远,为颂揚祖徳启迪后世,或修谱撰序,或寻源索本是载其所能知者,留给后世兹孙拾遗补阙,给我们今天研究姓氏谱学和探源考查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

  二 再看,4——8修谱的标新立异之说

  说南八公自吳迁楚也好,自豫章来楚也罢,请问:能被尊为南迁始祖吗?且说翻开我国历史的画卷,自鸦片战争。华夏文明受到西方神文化的冲击 氏族观念由淡溥到目无祖宗。六修谱诸公,应衡山康氏致棫商讨合修族谱一事,诸公走马观花,因见衡山、湘乡洪山殿康氏是晋阳康氏之后,不单抛弃了续修谱作为修谱依据的“康氏初修族谱”和《清本论》等珍贵资史料, 而且将以泰公敬撰的《康氏合族谱序》,造假为《三修合族谱序》,篡改得面目全非。又将仁尊公敬撰的《康氏续修谱序》中,“吾远祖自先朝治世同囯开基爵列诸侯”,一句,修改为“吾远祖为成周之大司冦”,作为新修族谱的依据。朝敷祖撰写的《六修谱序》称“祖康叔郡垂京兆由来旧谱矣”。又云“我祖由江西迁楚在唐庄宗时旧谱载之详矣”。仅以两地康氏所尊南八公远距我祖迁湘数百年为由,否认了与衡山、湘乡康氏为同宗康氏 。

  浅析:新化、衡山、湘乡康氏所尊南八之时间差,本是新化谱称“我祖由江西迁楚在唐装宗时”(同光)的时间,远距湖南三宗康氏,迁湘祖于宋末明初,“江西填湖广”时,先后迁来湖南300余年,留下南、诏仲发季五代历时300余年,时与代不符之谜。何谓步我祖 之后尘数百年?该是掩耳盗铃是吧?

  袁世凱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皇帝梦被摧毁,挨来蒋界石的独裁专制,不少庶民怨恨有才不能施展 ,于是,以修谱吹虚炫耀本宗门第高贵,将族人,载进世系,换取族人的尊重,我康氏七修谱新序就标新立异的直称,“吾康氏受姓于卫康叔,盖明德之意远矣”并将已传数百年,偶意深刻、海内外族人早已家喻户晓的“福贵友一华祥瑞甫……”七言八句五十六个班辈字序列,砍掉兆字辈以下30个字辈,塞进新编造的班辈字,篡改成毫无句意的五言十二句。八修谱并无新创,本末倒置反辱先贤攀附豪宗。又新编排20个字增加到班辈序列之后,只将新化一部份分支传承世系载进新谱抄炒了事,足见不惜羞辱自己的列祖烈宗,借修谱标榜自己高明不是吗?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祖国兴新向荣,因受到西方反共反社会主义思的潮的猛烈攻击,旧有的道德观念没有得到耕除,文化十革命变成十年浩刼,随之改革开放,进八経济社会。一时间,买官卖官,贪官受誇獎,假冒伪劣商品充市嫌大钱;窃国大盗的历史,被篡改为“称帝”之后,骗得不少人相信“袁世凱当了83天洪宪皇帝”。受到不正之風影响,2009年、康来善新修的《江西省泰和县爵誉氏族谱》打造出康叔一线贯串三支不同血缘的康,2013年被总会提升为《江西吉安府兆堂康氏谱系》,作为编写《中华康氏大宗谱》的重要参考。就这样给古吉安府康氏定下了“京兆堂康氏”的恪调。

  三 南八宗支寻根课题组赴江西泰和考查的收获与启示

  2015年——10月,康博林先生随“南八宗支寻极寻根课题组”先后两次赴江西泰和县考查,放心老辈首先为考查组提供了《万伍郎公房谱序》和《万八郞公源流志誌》;考查后放心老辈发表在《康家人》杂志第03期的《寻根探源任重而道远》一文中指出说:泰和匡裔康氏谱族谱,确实记载一支迁徏湖南衡阳,在泰和谱“既无祖先祖有南八公的称谓,也没有找到疑似南八公的先祖,“所到之处多为走马观花”。“此三仲与彼三仲,到底是否同一?是何关系?这些目前尚不具备,断然肯定或断然否定的条件”;“有关南八公身世及祖根祖源的话题,暫不宜做出结论性的判断”。康愽林先先也生在《千年走一回》中也说了:泰和境內还有一支晋阳康氏……也称南迁始祖,竞管与京兆堂截然不同,但他们也有外迁湖南衡阳的支系……。要全面完整对接,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

  启示:南迁始祖既然出自匡裔康氏的记载。当我们把探源视野拓宽到,江西吉安府金陵康氏谱系,即从江西安褔濛潭康氏珣公谱系录找到,新化谱记载的前三代先祖,与康珣公谱系的记载对应相同。与泰和谱一样,谱系中既无南八公的称谓,也寻找不到疑似南八公的先祖。说明了“南八公”只是《康氏邵阳族谱序》笔者艺术加工而来,真实的南迁始祖是金陵康氏始祖康赐。而不是南八公。

  同时,衡山康氏迁湘祖蕴学,是我迁湘祖万孚字政仲的玄孙。湘乡洪山店康氏是康稠公后裔,迁湘祖世福(与我福祖同辈)隨伯父土公,由泰和灌溪乡迁入,记载詳备。証实了《康氏合族谱序》称“湘汉诸宗固同一祖”的真实、正确性。十

  关于《万八郎公源流誌》,詳见本课题之三,万八郎公是南八公吗?

  四 浅析康林的考结论与,源流的认定为什不靠谱

  1:首先就丢了谱学的优秀传统

  谱字的含义即是原则,传统的谱牒名称就是该支系的发源地。如㤗和爵誉康氏族谱,泰和晋阳合修康氏族谱、康氏族谱七修谱安乐版,大足康氏续修谱等。族人一见谱书便知本宗发源地。新化譜序,无一篇冠用新化地名,遍布海内外的数十万康氏族見面,一听名字,即知是否同宗。是新化1——6修历谱传播着七言八句五十六个字辈字,到七修谱时竞被篡改了。博林先生以康氏南八公支系定族源,丢了谱学的优秀传统,使分布于海内外的后世子孙,不知自己由何处来,无从思念家乡故土。

  2: 是丢掉了康氏2000多年的繁衍播迁史:

  康博林先生,是在总会专门考查研究康氏南八公支系的负责人,既己发现南迁始出自泰和匡裔康氏谱䐑的记载,为何不走那一段寻找南迁始祖的艰苦之路?就急忙"抛出《康氏南八公支系是康叔的后裔康》一文,丢了康氏2000多年的繁衍变迁史,只摘录新化三修谱之后几篇谱序的只言片语,无一件考查証椐,被解聘后,垂头丧气悔不当初呢?不难看出,因享受高薪聘用,按照京兆堂康氏的恪调,给会长办事,而不是对族人负责。既没寻找到南公的身世与出处,放心老辈又不赞同“此三仲就是彼三仲的说法,很明显,如若走下去必违恪调。造假是灭良心,愧对自己祖宗的事。因而趁会长一心扑在“文化苑”的构筑上,引新化谱有康叔之名,或兆之说的谱序片段为由写出一文,结束了他在总会的使命,。

  康慱林的考查虽不靠谱,但有了他的结论,《康氏文化苑》,随之升级为与皇宫比美的“古卫国康氏文化苑”,为河南构筑文化高地了。

  《康氏南八公支系源流的认定》笔者是专门的支系探源考查人,既没有探明南八公的身世出处。 更没有探明湖南三宗康氏尊南八公为始祖的原委,仅隽手里有康慱林的呈报,新化三修谱之后的几篇谱序记载所作的认定:则是以总会发言人身份发布的演讲,实为打告跨越八百米年时空的古卫国康氏文化虚假品牌制造舆论氛围;说其虚假,因为卫国君主姓姬名封,康叔是成王对他的尊称,卫国之时,中华大地还没有康姓。《康浩》祘是周公写给康叔的吧,还有《洒浩》和《梓才》。是周公教导康叔与成王治国理政之道,哪来什么“古卫国康氏文化”?孔孟旬庄,诸子百家哪位姓康?……吹捧抬高康氏门第高贵,即是极大的贬低姓氏不如姓康,所以引发出“寻根问祖是族中闹浱”之说。乌乎!任重而道远的寻根之路就此而止矣。

  五 探源成果是康匡氏族人群体智慧的结晶

  十年余年来,我以《康氏文化》杂志为平台,与江西、湖南湖北、川渝、云贵三十余位谱书编修,探源考查爱好者,建立了通话,通信、网络联系、至视频聊天关系。为不负厚望,我将收集来的,江西金陵匡氏匡裔谱系,泰和爵誉和新化、川渝康氏谱牒,通过比对筛选,祛伪存真。梳理出金陵匡氏匡裔、泰和爵誉康氏谱系,与新化谱前三代先祖的记载:一世南迁始祖尊名,其子光禄大夫的官名,三位迁湘祖政仲,明仲、和仲为康珣公下传十一世万字辈兄弟,万八郎公与泰和爵誉康氏安基祖有道公对接,各就其位(三支谱系记载)对应统一相同;传承相符。因而从匡氏匡裔旧谱序世系精选十余份资料作直接直証据;当今康匡氏族贤的考查论述为傍証。 最终用康镇明先生关于以郡望和堂号辦别族源的正确理论对照泰和爵誉康氏传承世系做辨别,原来泰和爵誉康氏是不容揣测的匡裔康氏。

  由此:湖南梅山康氏历代传承,由匡氏30世金陵康氏始祖纲公(康赐,西汉初人)下传28代,至58世吉州别驾匡胄公因官,于唐真观八年家泰和匡家坊,传至宋初68世康珣公11代、与爵誉康氏金陵11世袓对应相同。珣公下传十一代,79世三位仲祖于宋未元初,明智选择由江西古吉安府迁来湖南,仲祖下传32代,是当今问世的安字辈晚生,为句须公111代孙。(其中,我忠字辈是103世,与宽治副会长为同辈兄弟)三个传承时段无一断缺。 泰和新化两地旧谱诸多阙略迎刃而解。始祖句须公仅是鲁国施全大夫的家臣,其后官不过一(七品芝麻官)匡邑宰, 繁衍子孙至宋成为一旺族。匡赢称霸,避讳妀康,久经苍桑的传承记载,成为中 华百家姓中,比孔氏族人与孔圣人一脉相通,人口更为兴旺,历史更为悠久的中华氏族。 这就是华夏文明精华——中国魂之一例,能经得历史、理论和事实检验的探源成果,是信息、交通现代化,太平盛世条件下,康、匡氏族人郡体智慧的结晶。

  我探源是为研讨提供真实可信的証据资料,尊照康镇明先生关于,谱学如史学,其基本要求是力求真实的指异精神,今再次如实,简要地向会长,长辈们汇报,希望认真落实放心老辈与“研专题组”:寻根探源与支系梳理同时并举的思路,组织考查研究讨。若需上述証据资料,理当提供审核。但愿敞开心碑与时具进,给对后世子孙留下真实宝贵的精神财富吧。

  夲人才疏学浅,拙文中不当不妥难免,请多多指教。若发现本拙文中有编造事实,请于追究,我甘当受罚。

  我的手机号: 18683218842   QQ1162680754

  四川内江康忠清

  2018年6月15日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