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康氏郡望族源

2018-03-03    阅读 859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在寻根问祖、联谊联宗、修谱序谱时,很多族人常常因祖根族源问题而陷入困惑,甚至有的家族本来祖宗流传下来有族谱,而且在谱序中将祖根族源交待得清清楚楚,更有修谱者为避免后世发生争议,对一些关于家族根源的误传专一进行了驳正,即便如此,还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使部分族人不相信祖宗的话,而去相信一些毫无根据的传言,在家族内部引起争议,从而影响族人团结。我想,在祖根族源认定上,是有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的。总的原则是,尊重祖宗遗愿,尊重祖宗遗训,不做违背祖宗遗训的不肖子孙;尊重大多数族人意愿,不要为了标新立异,和大多数族人对立。如果大多数族人都认为族谱的记载在某一点上有问题,也要经过详细考证,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经过绝大多数族人的认同,再进行纠正。要做到这一点,深入研究祖谱是关键,不要像有的人一样,连祖谱的序和相关记载都标点得乱七八糟的,连一些最常见、最通俗的地名都搞不清楚,胡乱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还要妄论祖根和族源,这不是遗羞祖宗吗?对什么问题不懂得不丢人,不懂得胡言乱语才丢人。康氏祖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族谱,像湖南新化南八公支系的《康氏族谱》,湖北蕲春康茂才家族《康氏族谱》,江西泰和、奉新、印溪等地的《康氏族谱》,匡改康系的《晋阳泰和合修康氏族谱》,湖南梅山温塘镇《康氏族谱》,山东临沂《康氏族谱》,辽宁凤城《赫舍里氏康氏族谱》,四川安岳《康氏族谱》,福建永春《康氏族谱》等等。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一直致力于天下康氏族谱的收集收藏,在各地族人的鼎力支持下,研究会成了天下康氏宗谱最大的收藏地,我们对这些珍贵的族谱,无法一一列举。大多数的族谱,都有谱序和相关记述,保留了祖根族源的珍贵资料,我们完全不用舍近求远,只要把谱序和谱中相关内容读懂就可以了。谱序中有一丁点儿不懂的地方,就要查找资料,或求教别人,避免造成误读误解。追寻族源时,在具体方法上,一是和同源的族谱系联、对比,如南八公支系,族大人众,留下的家谱又多,如湖南新化谱,是古谱,族众完全可以对一至八修谱序组织讨论,只要读通谱序,族源就一清二楚,因为一至八修谱不但系统回答了族源问题,而且对容易产生误解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纠正和清除,对要清除和纠正的问题,后面的谱序中就没有再提,说明祖上当时对问题已形成共识,做出过结论。二是注意家谱文字中出现的具有标志性的词语,如涉及《康诰》、《酒诰》、《梓材》、“沬之邦”、“沬邦”、“沬之乡”、“沬乡”、“妹土”、“沬土”、“沬邑”、“沬地”、“淇水”、“淇澳”、“箓竹”、“卫风”、“淇卫”等字眼的,这些字眼最早出现在《尚书》、《诗经》、《左传》等古代典籍及其注疏之中,是述说康叔和卫国事迹的,族谱中用这些字眼的,必是康叔的后代,因为别的支派不会张冠李戴,在族谱中使用这些具有鲜明标志性的字词。三是寻找发掘新的资料,因为家族的有些记载常常是在寻找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四是研究自己的郡望和堂号。因为郡望和堂号,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因素。清代大儒孙星衍在《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中就强调指出:“姓氏与郡望相属,乃知宗派所出。”“相属”意思是互相联系起来,也就是说,郡望、堂号与祖根族源是密不可分的,考查郡望和堂号,可以知道自己的宗派出自哪里。

  郡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望”指望族,指有地位有声望的名门贵族,是累世显贵为人所仰望的家族。最初,郡望指一郡之中的望族。这些家族累世聚族而居,人口众多,代代不乏仕宦之人,地位显赫,门第高贵,为世人仰慕、敬重。经过不断发展演变之后,郡望有了新的含义,它用来指一个家族的发祥地和根源地。百家姓中常见的大姓,都有自己的郡望,康姓当然也不例外。

  古代一个人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郡望呢?因为郡望对于一个家族,一个人,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郡望显示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影响到他的仕途、婚姻、人脉关系、交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比如男女婚姻上,世家大族即使没落了,也不会与庶族通婚。由上可以看出,郡望对一个人、一个家族的重要性。隋唐以后,国家铨选人才的政策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用科举考试代替了征辟、察举等方法,但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并未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郡望的功能逐渐在发生变化,它慢慢变成了姓氏和家族的标志之一。人们通过郡望来寻根问祖,联宗认亲,因为同一姓氏中郡望相同的人,家族的发祥地、发祥原因、发祥始祖必然是相同的。与郡望相联系的还有堂号,堂号也是寻祖根探族源的重要标志。

  康氏作为中华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了京兆、会稽、东平、华山、晋阳五大郡望,这五大郡望就代表古代康氏的五大宗支。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卷二十八:“康氏,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前赵有黄门侍郎康安,前燕有康遷,官归义侯。(刘)宋有康谧,梁有康说。望出会稽、东平、京兆。宋朝登科有康戬 、康亚之,为盛族。”华山郡望是来自康居国、康国康氏的郡望,晋阳郡望是匡改康康氏的郡望。华夏康氏大家庭中还有一些宗支没有自己的郡望,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比如来自满族、蒙古族的康氏,因为改姓很晚,当时已经不流行郡望,但他们的发祥地非常清楚,仍然是有迹可寻的。

  京兆郡亦称京兆,实际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是古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唐以后,长安不再是国都,但仍是西部的政治中心,被多个王朝定为陪都。习惯上,京兆指京都及其附近地区。

  前面已提到,以京兆为郡望的康姓,是康叔封的后代。康姓京兆郡望来源比较复杂。一是康叔后代有康季,周代就生活在关中。康季地位显赫,有青铜重器康季鼒及其铭文为证。一是卫武公仲子翿居关中,后蕃衍为望族,子孙以京兆为郡望。自明代始,其子孙迁居山东、河北,也逐渐在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繁衍播迁,形成了康氏一大支系。另有康叔五十七世孙康显,隋文帝时官弘农上洛令。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平陈统一全国,康显由河南迁金陵乌衣巷。其十一代孙有名国辅、国弼者,国辅,行八十评事;弟国弼,行九十评事。国辅生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丁亥九月十五日,配金陵司马氏,讳二十五娘。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壬子,即后周广顺二年,司马氏一产三男,有司异闻,进人瑞表。长曰子文,尚南唐公主;次子忠、次子信,亦各择配宗室侯伯女。以征伐功,封子文京兆郡男正将军,子忠京兆郡男副将军,子信京兆郡男参将军,并旌表门闾,追封三代。南唐亡,三将军不肯仕宋,遂奉母南迁,居吉州之泰和。国弼亦有一子曰子行,仕南唐为谭州司户,转白下邑宰。南唐亡后,亦迁泰和。迁居泰和后,子文居铜庄,子忠居横乾,子信居古瑞山,子行居义禾。另有同族子弟国器、国用、国相、国赞等也分居江西各地,后代绵延,冠冕不绝。子孙亦以京兆为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所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江苏、浙江大部和安徽皖南一部。汉顺帝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会稽郡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辖浙、闽之地。此后,会稽治所、辖域、名称屡有沿改。以会稽为郡望的康姓,亦是大周文王九子康叔封的后代。据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康氏》:“唐太学博士康国安远祖过江居丹阳,又徙会稽。国安,崇文馆学士,以明经高第,供奉白兽门,有集十卷。”另据中华书局1985年版《全唐文》所载颜真卿撰《银青光禄大夫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上柱国汲郡开国公康使君神道碑铭》:“君谓希铣,字南金。其先出于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封之后也。《史记》云:‘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卫宝祭器,以彰有德。’封子,康伯。支子有食邑于康者,遂以为氏。周代为卫大夫。至汉有东郡太守超,始居汲郡。超之裔孙魏强弩将军权,权生晋虎贲中郎将泰,泰生太守威,威生兰陵令、奋节将军翼,为吴兴郡丞,因居乌程,事见山谦之《吴兴记》。翼生豫章太守镇,镇生征虏司马、建武将军钦信,钦信生宋晋熙王兵曹参军黯,黯生南台郎高,高生齐骠骑大将军孟真,孟真生梁散骑侍郎僧朗,僧朗生陈给事中、五兵尚书宗谔,为山阴令,子孙始居会稽,遂为郡人焉。”原文因文字太多,以下不再引原文。从神道碑铭中还看出,其家族四代中有七人中进士,十三人举明经,科甲之盛,无有出其右者。家族在会稽遂为望族。

  东平郡望也是康叔后代的郡望。东平古称东原,唐虞夏商时属徐州。“东原底平”是东平得名之由。西周时,东平境内有须句、鄣、宿等诸侯国。春秋时,须句属鲁,鄣属齐,宿属宋。战国时,鄣、宿为齐无盐邑。秦代东平属薛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县),辖七县,包括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南朝刘宋时改为郡,治所仍在无盐。隋唐时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山东临沂等地《康氏族谱》记载:“(康叔)四十八代孙炳,天监(梁武帝萧衍年号)间为散骑侍郎,生子名说。说仕南梁,功臣子,生子名凯。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侯景作乱,惟歙州保全,皆凯之力也。至梁元帝,授以本郡太守。”文中提到的康说,与郑樵《通志·氏族略》卷二十四中的记载相合。除了上面所引材料外,还有重要的佐证材料。康说的后代一直在临沂、东平一带发展。康说二十一代孙康枢,生逢宋末乱世,仕不得志。枢生二子:晔、恭。康晔金代末年中进士,为金元之际大儒,当时北方第一大学术派别东平学派的领袖,曾任东平府学祭酒,与之交游的皆当世名士显宦。康晔在东平府学培养的弟子,很多出类拔萃。《全元文》卷二五五阎复《乡贤记》曾列举康晔九个弟子,个个在朝中握宪符,执权柄。康晔的出现,把郡望为东平的康氏的影响推向了顶峰。康晔弟康恭,元朝进士,为谏臣,以谏诤死,后朝廷知其蒙冤,赐祭葬,其墓在山东费县仲村镇梅鹿山,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平康氏后代也累世簪缨不绝,成了康氏大家庭中影响巨大的支派之一。

  华山郡望是来自康居国、康国康氏的郡望。华山郡,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属东雍州,西魏时属华州。隋开皇年间废。东晋时,有一支康姓在陇右已成大族。其族有康因者,前秦苻坚在位时,曾任太子詹事,侍奉东宫。康因子康穆,后秦太祖姚苌在位时,官河南尹。后陇右战乱,这支康氏迁于陕西蓝田。南北朝刘宋永初年间,康穆率乡族三千余家,由蓝田南迁投奔刘宋。刘宋特设华山郡蓝田县于襄阳、宜城间之岘南,安置康穆及其族人,并拜康穆为秦、凉二州刺史。康穆卒,子元龙、元扶相继为华山郡太守。康穆孙康绚,南齐时为雍州刺史、西曹书佐、东宫直后、华山郡太守。入梁,历官南康王中兵参军、辅国将军、北兖州刺史、司州刺史,官终卫尉卿。康穆及其族人迁居之岘南,自古即世家大族集居之地。据《水经注·沔水》载,襄阳岘南至宜城百余里间,汉代住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家,朱轩华盖,绚丽夺目,人称此地为冠盖里,山名冠盖山。康穆及其子孙迁居此地后,累世功名不绝,子孙亦以华山郡为郡望,成为家族荣耀。比较遗憾的是,直至目前,研究会只知道在湖北襄阳、河南平顶山有康居国康氏后裔,而且与研究会联系紧密,但目前还没有见到他们的家谱。

  以晋阳为郡望的康姓,是宋代由匡姓改姓而来的。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两个晋阳城,都在今山西境内。一为春秋时晋国赵简子家臣董安于所建,在今晋南蒲州附近。一是秦代所置的晋阳城,即今山西太原市。用作堂号的晋阳,即蒲州附近的晋阳。这支匡姓的始祖讳勾须,世居晋阳。勾须公春秋时为鲁匡邑宰,子孙后代遂以所居邑为氏,姓匡氏。历五世至匡绛,为鲁季氏宰。二十一世讳元彪,密康公嘉之,妻以女。历二十四世至章,章生廪,廪享年百有余岁。生二子,长曰霖,汉文帝时官武昌令。次曰云,为护军都尉。云生通,通公官丹阳令,因家金陵。通公三子,曰嶷,曰崧,曰峤。崧为太原丞,赘居东海。二子,长曰衎,字大珪,汉给事中;次曰衡,元帝时迁博士。历光禄大夫,太子太傅。转光禄勋,御史大夫。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40年)拜丞相,封乐安侯。唐贞观年间有讳胄者,官吉州别驾,因移居泰和祁州。唐元和年间,有讳珌者,为河南洛州参军。因庞珣作乱,率子孙七十余人,避居袁州(今江西宜春)。后子孙渐徙抚州、万安、兴国、于都等处。至南唐,蕲州(今湖北蕲春)稠公归宋,因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改为主姓。政和年间,朝廷以为百姓不宜姓主,又改主姓为康姓。稠公生三子:长曰宜,宋博士,守先祠居金陵;次曰宁,徙泰和仙槎前溪;三曰宝,徙庐陵儒林乡麻州。后匡改康康氏,繁衍发展,形成了碧山、秀水、蒲田、常公堂等大的宗支。肇源于匡姓的康氏,除居于山西、湖南、湖北、江西者,后亦有迁四川、重庆、福建等地者。子孙冠冕相属,在当地多为望族。这支康氏,因起自晋阳,故子孙以晋阳为郡望,为堂号。

  寻根的另一个标志性的符号是堂号

  堂号本是厅堂、居室的名号。古代同姓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代甚至十数代同堂,或者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的数处厅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了某些同族人共同的徽号。同姓人为奉祀共同的祖先,也把堂名题在宗祠匾额之上,因此,堂号也有宗祠名号的含义。也有人说,堂号就是某一宗族祠堂的名号、称号。

  堂号也不仅仅是只用在祠堂或厅堂上,与本族有关的一些物事,如族谱、店铺、书斋、礼簿、藏书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如升、斗、粮袋、钱袋、秤、灯笼等,上面也常常写上或印上堂号,表明这些东西的归属,因为堂号相当于某一姓氏或某一宗族的族徽。

  堂号的得来,大致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以郡望为堂号,如康氏的五大郡望京兆、会稽、东平、华山、晋阳都被用作堂号。如今湖北云梦胡金店镇康杨村康氏即以京兆为堂号,湖南零陵菱角塘镇康氏、江西吉安府康氏、四川安岳康氏、湖北蕲春康氏等也用京兆做堂号,在康姓中,很多支系都选京兆为堂号,可以说,以京兆为堂号的康氏几乎遍布海内。但匡改康、康居康、满族康、蒙族康绝对没有用京兆、会稽、东平做堂号的。比如康氏大家庭中匡改康支系,世代人才辈出,对族源非常重视。《晋阳泰和合修康氏族谱》对匡改康的郡望堂号记载就十分详明。第二,以祖宗留下的典故或趣闻佳话为堂号,如孟姓的三迁堂、周姓的爱莲堂、赵姓的半部堂、杨姓的四知堂、孙姓的映雪堂都是由这种途径产生的。第三,以祖先的名号作堂号,如白姓的香山堂,就是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号作堂号。第四,用表明某种道德伦理的词语作堂号,如明德、立本、百善、聚仁、孝德、裕德、德馨、仁孝、世德等堂号,这些堂号为天下康氏广泛取用。第四,以居住地为堂号,如福建省厦门市新店镇洪前箱山康氏,即以居住地箱山为堂号,称箱山堂。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彰显祖先的功业道德,如马姓的伏波堂,杨姓的四知堂。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官拜伏波将军。马援晚年仍征战不息,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精神和气概,甚得后世人崇敬,因此马氏后代即以功业道德均为后人崇敬的马援将军的称号为堂号,即有不忘祖宗功业的意思。四知堂源自汉代杨震。杨震少孤贫,好学,及长,通晓经文,志向高远,人称关西孔子。杨震迁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昌邑令王密曾为杨震荐举,为报知遇之恩,乃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杨震以清廉自守,长者或劝其置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姓子孙以四知为堂号,表示不忘祖宗功业道德,同时也有劝勉子孙的意思。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特点,如黄姓江夏堂下的分堂号笃本堂,“堂名笃本,从朴也。闻王政以农桑为本,仁道以孝悌为先。顽者负耒,秀者横经。且衣冠从其朴素,言动戒其浮夸。”从中显示了家族亦耕亦读、诚朴厚实的特点。又如《旧唐书》记载,唐代寿张县(今河南台前县)张公艺,九世同居,家族九百余人,和睦共处,堂号“百忍”,从中就显示了内仁孝治家,外不好勇斗狠的家族风尚。三是训诫后世子孙要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如孙姓的“映雪堂”,诫勉子弟要像祖上孙康一样,即使家境贫苦亦不失志,而要苦读上进。杨姓的“四知堂’,也有诫勉子弟为官要清廉自守、不许贪渎的意思。周姓的“爱莲堂”,来自周敦颐的《爱莲说》,诫勉子弟要“出淤泥而不染”,像莲花作“花中君子”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品格高尚的人。甘肃庆阳康调元,清代康熙年间任大同总兵,家族以“本音”为堂号,含有念祖追远,不忘祖功宗德之意。有个别的堂号与皇帝敕旨有关,如康氏人瑞堂,因南唐时康叔后代国辅,夫人一胎产三男,皇帝钦赐“人瑞”之称,家族当做极大的荣耀,后以人瑞为堂号。这个堂号,康氏的其他大支系从来没有人使用,其他姓氏中也没有人使用,可以说是属于这一支系专用的,它的标志性作用就更加突出。这一支系的后代,现在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他们的族源就是非常清楚的。

  既然堂号大抵是围绕上述宗旨下产生的,它对于一个姓氏,一个宗族,一个家族来说,在古代是必有的,因为堂号还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功能。首先,是它区分姓氏的作用。但这只是一种大致的界定,因为有很多堂号,并不是一姓专用的。如京兆堂,既为康氏所用,而韦氏、杜氏、黎氏、宋氏、舒氏、扈氏等几十个姓氏也都以京兆为堂号。京兆这个堂号,来自郡望。京兆郡之内,世家大族非止一个,也就有多个世家大族用京兆作郡望,使用这个堂号的姓氏也就不是一个了。但是在康姓大家庭内部,只有康叔的后代才使用京兆这个堂号,它的标志性作用就是非常突出的。其次,是区别宗派的作用。如康氏使用的五个总堂号京兆、会稽、华山、东平、晋阳,就代表着康氏的五大宗支。在家族人口不断繁衍,延枝展叶之后,又会形成一个个新的宗支,这些宗支会建立自己的祠堂,当然也会取自己的堂号。子孙后代见到这些堂号,就会知道自己的始迁祖是谁,进而了解本宗族的发展情况。因此,凡是重视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会牢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再者,堂号对属于本堂的子孙后代有激励作用、诫箴作用、教育作用。因为祖上在为祠堂取名号的时候,就煞费苦心,将自己的种种期望寄托在内了。如江西泰和康氏的堂号修德、孝德、成德、种德、达德、三德、怀德、德裕等,要求子孙生在世上要以立德修身为本。另有任仁、敦化、旌善、孝友、立本、爱日、日新等堂号,从仁、礼、善、孝、悌等各方面表达对子孙的期望,又要求子孙能珍惜光阴,像晋代张华《励志诗》中提出的一样,“进德修业,晖光日新”。另外,堂号还有引导子孙缅怀祖先伟业,敦宗睦族,维护家族稳定的作用。

  天下康氏现在有多少宗支,有多少堂号,恐怕是无人能够回答的问题。我们在对康氏家族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堂号的搜集,但因为现在得到的康氏宗谱数量和天下康氏千家万派相比,还很有限,况且,即使能见到的这部分宗谱,有很多也没有关于堂号的记载,所以我们现在掌握的康氏堂号大概有400个左右,尽管数量有限,但在辨识族源上,还是能起很大作用的。例如蕲春康氏族源,本来是一清二楚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又被有些人炒起来了。蕲春康氏是大宗支,子孙播居十余省市,而且有详细的族谱,他们自己是心中有数的。说实话,在康氏大家庭中,无论你属于五大支系中的哪一支系,还是其它支系,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没有高下尊卑之分,族谱上只要有清楚记载,就没有再炒它的必要。况且,对别人的家谱说三道四,是对别人祖宗的冒犯,甚至是亵渎别人的祖宗,试想,别人也拿你的祖宗说事,把你的祖宗说得一无是处,你心里会是啥滋味?一会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康居国王子的后代,一会又说惑疑自己是匡改康,你有家谱吗?有可证明的实物吗?为什么不下功夫先把自己的族源先弄清楚呢?再说,处理这些问题,是有原则的,决不能自己想咋说就咋说。咱们康氏大家庭中,匡改康支系的祖上处理问题就很高明、很客观。这些年,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致力于天下康氏家谱收集工作,在各地宗亲大力支持下,收集到的家谱日益增多。除了宗亲支持外,研究会对流失于社会的康氏宗谱只要见到,就会千方百计搜罗回来。研究会工作人员就曾在广东乡间购得大明天顺二年编纂的《泰和晋阳合修康氏族谱》,开本43厘米乘27厘米,纸张上乘,印刷精美,共12本,完全称得上鸿篇巨制,对匡改康支系的源流、繁衍发展记载详细、客观、准确,是难得一见的极珍贵的族谱。研究会虽然已珍藏,但若族人有研究需要,特别是匡改康支系的族人有研究需要,想一睹为快的,研究会乐于提供方便,因为研究会就是为天下康氏寻根问祖服务的机构。天顺二年(天顺是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的年号,第二年,即1458年)修撰的《泰和晋阳合修族谱》序(一)中,对康氏的源流是这样表述的:“康氏为泰邑巨姓,人皆知之,而不知泰邑之康,亦自有辨,有卫康叔之后,由姬姓而转康者也,是为京兆名家。有吉州别驾胄公之后,由匡姓而改康者,是为晋阳望族。”序中对泰和匡氏由匡改康后成为泰邑巨姓,充满了自豪感。谱中又有一篇《东海源流记》,对匡改康的繁衍发展记述周详准确,让人看后叹为观止。直到现在,一些族谱中明确记载是京兆堂的族人,仍然在对自己的族源争论不休,实在不能让人理解争论的原因和目的。《晋阳泰和合修康氏族谱》对问题回答得如此清晰,把京兆郡望和京兆堂康氏排除在匡改康之外,难道还不能释疑解惑吗?《晋阳泰和合修康氏族谱》第一卷中详细记载了匡改康四大派的堂号,里面就没有京兆堂,完全可以可以为很多人释疑解惑。匡改康四大派的堂号是:

  碧山派 三桂堂  存忠堂  静乐堂  三槐堂  崇让堂  正心堂  存心堂   崇本堂  一气堂  聚秀堂  和乐堂  正乐堂  聚星堂  宣德堂  思善堂  五桂堂

  秀水派  履忠堂  承志堂  宗本堂  孝友堂  永慕堂  述礼堂  亲贤堂  述先堂  四荣堂  崇德堂  宝敕堂  承裕堂  笃庆堂  旌义堂  永承堂

  蒲田派  柳桂堂  玉伦堂  萱德堂  世德堂  诒谋堂

  常公塘派 楚书堂

  看看自己族谱中有没有这些堂号,和这些堂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差异,在祖根和族源问题上,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呢?匡改康是康氏大家庭中的大宗派,其中有些支系不明的也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堂号来确定家族的支系。

  咱们回过头来再看康茂才支系的族源,本文前面提到,康茂才家族的族源本来是清清楚楚的,大量的史料和他们的族谱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洪武四年八月,朱元璋颁发《追封蕲国公诰命》,“可赠推忠翊运宣力怀远功臣、光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蕲国公,谥武义,主者施行

  诰命

  洪武四年八月之宝

  以茂才贵,赠曾祖文广中奉大夫、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国,妣周氏追封京兆郡夫人;赠祖德懋资善大夫、中书左丞、上护军,妣追封京兆郡夫人;赠父寿公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上柱国,封蕲国公,公母萧氏封蕲国太夫人。”

  从圣旨中可以看出,康茂才支系郡望是京兆,此事确凿无疑,因为皇帝颁布圣旨是非常严肃的事,绝不会因搞错一个大臣的郡望而留下笑柄。

  从蕲春《康氏族谱》,还有很多关于族源的记载,我们简要介绍如下:

  蕲春《康氏宗谱·七月七日祭茂才公文》开篇即言:“派演《淇澳》,承介弟之薪传;籍列蕲阳,本提刑之苗裔。”《诗经·卫风·淇澳》汉郑玄序:“《淇澳》,美武公之德也。”蕲春康氏在将自己的家族与卫武公联系起来,因为蕲春康氏祖先认为自己的宗族是由康叔的嫡系子孙卫武公直传下来的。“介弟”一词,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寡君之介弟也”,用来称自己的爱弟,或尊称别人的弟弟,因康叔是武王和周公的爱弟,谱中才有这样的称呼。“薪传”是“薪火相传”的省称,说明他们的家族与康叔薪火相传。“提刑”指蕲春开基祖康随,南宋高宗时,提点四川刑狱,因张浚欲让随公构陷屡立战功的大将曲端,随公既无力拯救,也无力阻止,又不肯与张浚同流,乃弃官隐居于蕲春康司堡,开蕲春康氏一脉。

  《十月初一日祭文广公文》:“基开沬土,籍开蕲阳。” 又云:“俾后裔人文蔚起,《梓材》之训重申,科第连登。”沬土开基,指康叔徙封卫国。《梓材》是周公旦代成王诰命康叔的三篇诰辞之一,是康叔康专属的。

  《十月朔祭诸神文》:“咏天作之高山兮,追王太王;颂王季之克勤兮,分封沬邦。”太王指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王季是古公亶父之子,文王的父亲。这里追叙的虽然是康氏的远祖,但我们也能看出其间一脉相传的关系。

  康熙六十年《肇修宗谱序》:“派源《淇澳》,发源于介弟康叔也”,蕲春康氏第一次修谱就把族源说得非常清楚了。

  嘉庆十年《续修宗谱序》:“吾族之姓,发源于介弟卫康叔武公也。”

  道光二十三年《四修宗谱序》:“我族自康叔受封赐姓,而后继继绳绳,渊源可考。康叔固星宿之源,昆仑之根,而随公则迁蕲之星宿昆仑也。”

  其后除《五修宗谱序》主要讲续修经过不涉族源外,《六修谱序》、《七修谱序》在述及族源时和前面提到的观点相同,不再一一赘述。

  近段时间我一直关注一些人对蕲春康氏族源的奇谈怪论,也注意到茂才公这么多后人,对此事一直无人发声,感到有些诧异,近日细读《蕲春康氏族谱》及柞水、罗山等很多蕲春康氏后代的族谱,才有些领悟,是茂才公的后代对族源问题自己心中有数,对那些奇谈怪语不屑一顾吧!这只是我的猜想,不一定对茂才公后裔的心思。

  以上论述,实乃一家之言,失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