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化方氏现在主要集居于龙上、枧下、牛栏前和李地等村庄,虽皆出于迁宁化基祖开宣公,但近数百年以来,基本都是各房自修房谱,以致于各房字派、修次甚至述源都不相同。1987年,雩都、兴国方氏编纂第十修族谱时,曾经邀请宁化方氏联修,但因有许多宗亲对其与江西雩都、兴国方氏是否同宗同堂存在疑惑,后来仅有宁都蔡江和牛栏前两地参加联修。匡裔方氏编纂第十一修族谱中,积极联系宁化支系参修,宁化方氏各房派虽有参加联修愿望,但是,对同样的疑惑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用力的解答,因而许多宁化宗亲希望笔者来释疑解惑。现在,我愿依据所掌握的多种资料,一一辨析,以求真相。
一、疑 惑
1、现宁化方氏族谱共有三种。城郊乡上畲村龙上等地以及江西宁都蔡江方氏共修的《河南方氏族谱》(以下简称“龙上谱”);安乐乡丁坑口枧下方氏和曹坊乡南坑村牛栏前大衍里方氏修的《河南方氏族谱》(以下简称“枧下谱”);安乐乡丁坑口村李地方氏修的《河南方氏族谱》(以下简称“李地谱”)。三种族谱皆冠名“河南方氏”,显然是以“河南”为郡望或堂号。
2、“枧下谱”始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张正望序文“河南方氏,巨族也。世居新村之枧下……”该谱首称“河南方氏”,但没有源流考证文字。二修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罗学山序文“二郎(即始迁枧下者)公得姓于河南,周大夫方叔之遗脉也。”没有源流考证文字。方必鋐、方登捷序文均称“出周大夫方叔之后”,也没有任何源流考证记载。
3、“龙上谱”、“李地谱”未见“出方叔之后”之说。
4、方叔,周宣王时贤臣。周宣王时,方氏始祖方雷第63世孙方叔先后奉命征伐淮夷,击退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侵扰,又率兵车三千讨伐不听号令的楚国,建立了赫赫功勋,使衰落的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曙光,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故后世一些方姓宗谱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方叔之后为原姓方氏,郡望(或堂号)为“河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中华方氏统谱》和其他资料显示,方叔之后并无匡姓者。
二、匡裔方氏源流与郡望
春秋时期,句(音gou,勾)须原为鲁相施叔孝之家臣,施叔孝于鲁成公(公元前590年至公元前573年在位,时为周定王执政后期)时执掌国政,命句须任匡邑之宰,句须清明干练,在任颇有政声,深得匡邑民众爱戴。句须公子孙以此为荣,遂以先祖所宰之邑为氏,称匡氏,句须公因而也被匡姓人尊为始祖。根据《中华匡氏通谱》和现全国各地提供的资料上来看,中华匡氏、匡裔皆尊句须公为始祖,匡氏没有第二来源。
匡姓望族居晋阳(今山西太原晋阳古城),故以“晋阳”为郡望。中华匡氏、匡裔郡望皆为“晋阳堂”,其他堂号都是晋阳堂系下分堂。故匡裔方氏郡望自古以来都是“晋阳堂”。
句须公后裔有西汉元帝时丞相、乐安侯匡衡公。匡衡幼年家中贫寒买不起灯油,匡衡便在墙壁上凿一个洞以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由于匡衡的勤奋好学,终成为一代名儒大家。这是喻意苦学成才典故“凿壁偷光”的由来。
匡衡公32世孙匡珌(各地族谱有误写为秘、祕者)公,在唐末年间任河南洛州(洛阳)参军,因此居家于豫州(今河南境内)。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发生“庞勋作乱”。为避战乱祸及子孙,保全家族,匡珌公亲率子孙、家仆七十余人自豫州(河南)迁徙到(江西)袁州宜春。
匡珌公之子匡义、匡合、匡索三公随同迁到江西,在宋初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易姓之后,分别被其后裔支系尊为匡裔康氏、匡裔方氏、匡裔王氏之基祖。
匡珌公次子匡合公,由宜春迁到泰和仙槎乡,为避战乱,又迁兴国蓝田西严潭村定居。合公定居地后称为匡家坊,即现兴国茶园乡匡坊村。至五世孙南唐御史大夫匡威公,在宋初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易为方姓,其裔孙并上溯五代尊始迁兴国基祖匡合公为匡裔方氏一世祖,堂号沿袭“晋阳堂”。
雩都、兴国方氏族谱(以下简称“匡裔方氏谱”)始修于明天顺八年甲申岁(公元1464年)。在参修《中华匡氏通谱》中,经由全国匡氏匡裔支系比对,族谱自句须公以下的世系链完整无断点,正确无误。
三、宁化方氏源流的辨析
1、“龙上谱”始修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原任知感恩县事、文林郎罗铉撰《方氏族谱序》云“龙上之方氏,巨族也,其源本匡姓也。考河南郡方氏,系出周宣王上卿元老方叔之后……我宁之方氏,实自宋治平二年乙巳(公元1065年)有开宣公者,始爰居于城里焉,继而保郎公十筑创业,则迁于兴善里之黄沙坑,又继而十五世能保公者,则于明之洪武乙亥岁(公元1395年),乃迁今之龙上焉,则信而有徵者也。若夫宋太祖御极,颁诏天下敬避其讳。当其时有匡姓者,岂遂无本元老以方姓者乎?……考方氏族谱,又以为方本匡来也……吾初以为方祖某即本宋之进士蛟峰先生诸人支派也,今而后吾乃知非元老方叔之后矣。方氏谱考其然欤?其信然欤?”
2、“龙上谱”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懒散道人太素子辅固陈金旦撰序文“阅公家谱,唐时匡褒进士及第,位致丞相……至于宋太祖颁诏天下敬避其讳,是时以匡易方姓者乎。”
3、“龙上谱”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塾爱生乐安纯所曾爵撰序文“今宁邑兴善里龙上方氏……稽其谱世系,肇自唐世匡源,豫章都统,居豫州,厥后居宜春,徙吉州泰和,迁赣州兴国,复迁抚州崇仁县……至开宣公如闽,居宁之邑城。”
4、“龙上谱”明万历庚申(公元1620年)、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以及以后的历修序文,均说明“宁化方氏源自匡氏避讳易姓”。
5、“龙上谱”世系图:尊开宣公为始祖,传十世保郎“由城南太平巷徙居黄沙坑”,十五世能保“由黄沙坑迁居龙上”。
6、“枧下谱”历修多篇序文记载“二郎公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徙居方东地,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迁于新村里枧下。”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方必禧撰《源流谱序》“十五世祖能保公有三子,长一郎,次二郎,三三郎。长一郎迁居兴善里龙上,三郎刘寓本省漳城,而我祖二郎公……迁于新村里枧下。”
7、“枧下谱”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崇本序》“溯始祖二郎公肇基枧下,考牛栏前一处,乃公之三代孙应郎公后也。大南坑、张义坑又应郎公分迁之支也;他于高埠头、陈坊县属薛家坊等处,皆我秀郎公之发派矣。”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三修谱《河南郡方氏族谱序》“开宣公……至十五世能保公生三子,而我祖二郎公是为公之次子也……迨至三世祖得义公生二子,长秀郎,次应郎,又分枧下、牛栏前之支祖焉。”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方朝智、晏郁堂《五修方氏房谱序》“方氏之来肇自宋世远祖开宣公由豫章之崇仁至治平初迁宁……后至十五世能保公生三子,长一郎分居兴善里龙上,三三郎外居樟城,二郎即我祖。二郎公于洪武戊寅徙入新村里枧下,公之三世得义公生二子,长秀郎公,次应郎公复分居牛栏前。”
8、“枧下谱”世系图:一世祖开宣公至十五世能保公与“龙上谱”完全吻合。能保公生三子,一郎迁居兴善里龙上,二郎迁居枧下,三郎流寓漳城。尊二郎公为枧下、牛栏前方氏一世祖。
9、“李地谱”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谢迴芳撰《张义坑大南坑方氏族谱序》“阅方氏旧谱……厥后徙居闽汀宁邑子新村里枧下,复历数代,至汝郎公,子毛郎,毛郎公子葛郎,生三子,长祖礼,次祖闰,三祖受。祖礼公生三子,长得祥公,徙居龙上上里竹茜坪……三得忠生四子,其次子志荣者亦生四子,长福鑑公迁张义坑。祖闰公生四子,其行四得权公移居于龙上上里大南坑。其余祖礼、祖闰子孙之未止者,悉皆祖受公枝一脉居牛栏前未离故土。”李地方氏尊汝郎为一世祖。
综合宁化方氏三种族谱,可以得知如下事实。
一是“龙上谱”始修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早于“枧下谱”始修的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达241年之久,因而具有更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二是证明了宁化方氏源本匡姓,因避宋太祖讳易为方姓。同时,罗铉还是对宁化方氏冠以“河南郡”最早提出质疑之人。
三是龙上、枧下、牛栏前、李地方氏为同出一源,即开宣公至十五世孙能保公为四地方氏共同之祖,能保公之长子仕郎(一郎)迁龙上,衍龙上方氏;次子二郎迁枧下,第四世秀郎公衍枧下方氏,应郎公衍牛栏前方氏;后来牛栏前方氏有分迁张义坑、大南坑者,后裔即为李地方氏。
四、宁化方氏与雩都、兴国方氏的关系辨析
1、“龙上谱”载字派为:褒期祕索合,定宝宏威端,成开璿庶正……
2、“匡裔方氏谱”载字派为:合定宝肱威,龙胜承仁文……
3、“龙上谱”世系图:匡源→褒公→期公→融公、彬公、祕公;祕公→索公→合公→定公→宝公→肱公→威公→龙公、端公;龙公→胜公、镐公、晏公(兄弟居兴国);端公→可公(居崇仁)、成公;成公→开宣(本祖)
4、“匡裔方氏谱”世系图(与匡义、匡索支系族谱记载完全吻合):……匡楠→相甫→匡诚→匡珌→匡义、匡合、匡索;匡合(匡裔方氏一世祖)→二世祖匡定→三世祖匡宝→四世祖匡肱→五世祖匡(方)威→六世祖方龙、方端;方龙生三子方胜、镐三郎、方晏。
5、威公长子第六世龙公传胜公,传八世承胤、承护等六子;承胤公传九世仁貌、仁政、仁海等六子,仁貌公于宋至道丁酉年(公元997年)迁雩都仙霞开基,派衍雩都方氏支系;八世承护公、九世仁政公、仁海公后裔现居兴国,是为兴国方氏。故雩都、兴国方氏皆为龙公嗣孙。
6、宁化方氏于2006年参修《中华方氏统谱》,单独向《中华方氏统谱》编委会提供族谱资料,经编委会考证为“匡裔”,在《中华方氏统谱》中列于“匡裔方氏”支系。详见于《中华方氏统谱》下卷“多源篇”第3175页。
由以上资料证明,宁化方氏与雩都、兴国方氏自匡合公至第七世世系记载完全一致,雩都、兴国方氏支系为匡裔方氏五世祖威公长子龙公裔孙,宁化方氏为威公次子端公裔孙,两地方氏为同根共祖的兄弟支系。匡裔方氏一世祖合公至五世(易姓)祖威公坟茔至今在兴国县茶园乡一带,年年受兴国、雩都子孙典祀。
五、结 论
宁化方氏为匡合公系下匡裔方氏,郡望(或堂号)为“晋阳堂”,而非“河南堂”。
公元二零一九年元月九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