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匡裔方氏之渊源与变迁(二)

2018-03-03    阅读 743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二、匡 氏 匡 裔 的 迁徙 与 演 变

  (一)匡氏匡裔的迁徙概况

  匡氏后裔自春秋战国时期,已由鲁国匡邑一带(今河南东北部)向山东南部一带徙居。至西汉中期,以匡衎、匡衡兄弟为代表的前后数世匡氏先祖显赫于朝野,匡氏后裔因官居家等又向山东半岛方向迁徙,山东南部成为匡氏的第二个发祥地。在以后到隋唐前的六百余年时间内,有部分匡氏后裔迁徙到河南等中原地区。

  匡氏的南迁始于唐朝初年。在唐末以后,匡氏匡裔有过三次大迁徙。第一次匡氏大迁徙是在唐末至宋初年间,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避战乱。唐末,李唐王朝已衰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官逼民反,战乱不断。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发生的“庞勋作乱”席卷山东南部、安徽、江苏北部广大地区,不久后的唐僖宗年间(公元875—883年)又发生的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战火烧遍江南和中原地区。连续多年的战乱,到处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亡避难。二是宋初的“避讳易姓”之灾,使山东、河南等地的匡氏百姓无立足之地,为逃灭族之灾纷纷外迁。从唐末至宋初,匡氏先民居无定所,一迁再迁,难以安居,迁徙频率之高是其他姓氏中历史上少见的。此时期的匡氏先祖可谓是真正的流离失所,饱受蹂躏。

  宋前,相对于河南、山东等黄河流域为人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来说,江西还是偏远之地,加之赣西南一带山深地僻,是避乱匿居的理想之所。因此大多匡氏子民迁徙到江西泰和附近一带安家繁衍生息。泰和一带几乎成为匡氏的第三个发祥之地。

  第二次匡氏匡裔大迁徙是在明朝初年,迁徙的原因是朱明王朝的“江西填湖广”迁民运动。元末暴发众多农民起义,多年的战争使湖广(现湖北、湖南)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朝廷下诏从江西迁民填充湖广。故这时期,有许多匡氏、匡裔百姓从江西泰和、吉安等地迁徙到湖广一带。现湖南、湖北境内的许多匡氏、匡裔支系就是在这次大迁徙中的匡氏、匡裔子民后裔。

  第三次匡氏大迁徙是在清朝的“湖广填四川”迁民运动。明末,张献忠的起义军几次攻占四川,战争造成了四川人口的大量锐减。清初,朝廷下诏从湖广迁民到四川,因此,有许多匡氏、匡裔子民从湖南、湖北迁徙到四川、重庆等地繁衍生息。

  此外,在宋朝末年,由于元兵的入侵,为避战乱,山东、安徽、江苏的一些匡氏子民北迁河北、辽宁等地,成为当地匡氏后裔支系的基祖。

  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撤到台湾,此时或之前因随军、经商到台湾的许多匡氏、匡裔嗣孙,已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他们的后裔今后也将成为匡氏、匡裔的新支系。

  (二)匡氏的演变概况

  匡氏的主要演变原因既简单又复杂,在中国历史上极少有象匡氏这样经历坎坷复杂演变过程的姓氏。这原因就是赵宋立国之初蒙遭的“避讳易姓”之难,造成了多少匡氏子民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手足易族。匡氏的演变是充满着泪水与血腥的。

  公元960年,时任后周太尉的赵匡胤,率兵北上拒后汉入侵,抵达陈桥驿时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建国为宋。然后勅旨诏诰天下避其名讳。匡姓首当其冲,为免赵宋王朝的屠戮之灾,千万匡氏百姓被迫易姓。

  匡氏主要易改的姓氏有康、方、王、姜、羌、杨、徐、主(后又易为康)。

  至此,匡姓几乎没族,沉寂了170余年。中原地区的匡氏子民被迫四处逃亡,流落到偏远之地避居。至今在中原地区尚未发现有原居地的匡氏后裔。

  但是,匡氏先祖在易姓之时,亦尽可能地选择匡的同音或近音字为姓氏,我们从主要选择的康、方、王、姜等为姓氏可以得知。这充分表明匡氏先祖警示子孙勿忘本源之愿,真可谓用心良苦。

  至南宋初年(公元1127—1130年)间,江西丰城匡裔后人匡赤等人向宋高宗赵构奏请恢复匡姓,得到朝廷准奏。清初,康熙皇帝在搜集整理全国姓氏的查漏遗补时,诏诰天下恢复匡姓。故自南宋至清初,有部分匡裔子孙先后复为匡姓。

  在匡氏易姓后的千余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尚有许多地区的匡裔支系没有恢复匡姓,一直沿用易姓至今。如匡裔康氏,尊匡合为一世祖的匡裔方氏,匡索之后的匡裔王氏等等。但是这些匡裔子孙仍尊匡句须公为始祖,祭祀匡氏先祖,称自己为匡裔嗣孙,是匡氏后裔的支系,这与是否复姓匡氏显得并不重要了。

  此外,在明清期间,因多种原因出现他姓易为匡姓的支系,如陈裔匡氏。元末,同为农民起义首领的陈友谅、朱元璋,为争夺天下,在元至正23年(公元1363年)七月,两军大战于鄱阳湖,陈友谅失败战死。陈友谅的部分子孙为避朱元璋的诛族之灾,隐名埋姓,匿居于现湖南省绥宁县红岩镇,因其地三面环河,地形象“匡”字,故改以匡为姓。在清代,四川还有一支由他姓继承为匡氏者。这两支他裔匡氏,现已成为匡氏的新支系。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