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福是胶州匡姓的始祖。他在元末曾入朝为官,后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反元。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曾屡立战功,成为明初抗倭名将。
审时度势入朱元璋麾下
匡福青壮年时正值元朝后期,曾入朝为官,积累军功至河南行省参政。元朝至
正十八年(1358年)爆发反元农民大起义,匡福统帅苗兵随大军出征,在河南卫辉打败刘福通的起义军。在军事行动中他发觉所在军队的首领孛罗铁木儿作风跋扈,“阴有异志”。匡福认为,不久将有祸患发生,便辞官离去,归隐赣榆旗山下。
当时元政混乱,群雄割据。张士诚占据姑苏,派人特邀匡福,许授以元帅之职。匡福虽身在乡野。但洞悉当时之政治形势,毅然婉拒,而率领部属到淮安晋谒朱元璋帐下。
勇冠千人官职不断升迁
匡福加入明军后,作战异常勇猛,史称他“勇冠千人”,被拔为骑尉。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匡福受军令防守东海;洪武元年(1368年),奉命防守沂州,世袭沂州百户,因有军功实授昭信校尉。后来,他又受命驻守东莱,升莱州中所副千户,授流官(流官,古代官制。三国魏始,即分官职为九品,历代相沿。隋代自九品至一品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流外,流外官转流内称为入流),洪武十年(1377年)授世袭,十四年(1381年)三月授武略将军。
匡福有军事天赋,指挥军队有方,对职责竭忠效力,对军队训练严格,近岸布防非常符合战术要求。
抗倭建功保卫一方安宁
东莱地处海滨,倭寇为害沿海地区非常剧烈,贼寇随时寻找防守薄弱环节,进行袭扰,登陆劫掠。
匡福运筹帷幄,寻找战机歼灭倭寇。首先在即墨阴岛击溃入侵倭寇,后又在掖县平岛再次巢灭倭寇。匡福因在抗倭中屡建奇功,被晋封为武毅将军。自此倭寇远遁,东莱百姓在驻军的保卫下,生活安定,不再担心有倭寇侵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