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武冈城步新宁分支谱》序言

2017-07-13    阅读 828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时值盛世,祖国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在全国各族人民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勇前进的大好形势下,吾匡氏族贤倡议合修《中华匡氏通谱》,并于20062月在江西太和县召开筹备会议。同年102日又在江西吉安值夏召开匡氏各分支代表会议。会上通过了合修《中华匡氏通谱》的决定,选举产生了合修《中华匡氏通谱》首届理事会和编辑委员会。两次会议,仲荣公分支均派族贤德兴参加。会后于是年1011日在古底金山殿召开了各房系代表会议,传达贯彻江西两次会议精神,得到了与会者的称好和赞同。一致认为:合修《中华匡氏通谱》,反映了匡姓族人久有的心愿,代表了匡姓族人的共同意志和要求,是匡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亦是一件好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实属可歌可颂、可喜可贺。当即选举产生了以德兴为会长的《仲荣公分支通谱》理事会和编委会。具体负责整个修编工作,并部署安排修谱工作的各项事宜。表示一定按合修《中华匡氏通谱》的要求修好分支族谱,做好各项工作,为修好匡氏总谱打好基础。200778日,在武冈市城召开理事会和编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听取关于仲荣公身世由来的调查报告,对涉及全族人民共同利益等重大事宜进行深入讨论。在充分发扬民主、意见一致的同时,逐项作出决定。整个修谱工作完全建立在符合党的政策,国家法律,符合全族人民共同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好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经理事会、编委会和全族人员的共同努力,历时近一载,业已完成分谱的各项任务。期间,族人嘱余为序,我受宠若惊,深感才疏学浅,加之对族情知之甚微,又何堪担此重任?若从之,笨拙之言,难成章句;则有负重托。如不从,又觉有负众望,愧怍不安。故从其嘱托,略书数语,不成谱序,谨表敬祖尊族之心。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寻根觅本,追源探流,为人之本性,中外皆然。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应用。”孙中山的此段论述,言简意深,既充分阐明了修谱的重要意义,又深刻揭示了国家、民族、宗族三者关系和利益的一致性,应妥加应用。匡氏宗族自有姓氏以来,距今已逾三千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匡姓比其他姓氏遭受封建皇朝的压迫更为深重、更为痛苦,以至罹受灭姓之灾。据《姓氏辨证记载: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因其名中有匡字,为避赵匡胤之名讳,令匡氏改为主氏。后政和年间朝廷认为民姓主氏大为不妥,又下令己主氏为康氏、方氏、姜氏等多姓,匡姓被人为地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自然消亡。直至南宋时,经匡赤上奏,才有部分匡氏恢复祖姓。清康熙年间,君室令天下搜姓氏之遗亡,乃诏匡氏恢复原姓。但由于年深月久,恢复艰难等多种原因,因而恢复祖姓匡氏者依然寥寥。

由于遭受灭姓之灾,以及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的制约等多种原因,匡氏得姓三千余年来,迄今尚无统一族谱。虽有部分分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修过本分支的族谱,亦是自成世系。修谱的时间和召数不同,内容和体例不一样,定班排辈不一致,至今仍然是分支与分支之间情况不明,宗族无联,班辈混乱,尊卑难别,长幼无序,世系中断。何能谈得上正本清源,后代又何以知先祖之所出?就仲荣公分支经1907年,1947年和1993年三届修谱记载:仲荣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于明洪武年间迁居宝庆黑田铺。永乐二年再迁居武冈城南匡家桥。荣公之子宗华、宗贵二公再迁匡家榜、石盖头,几经辗转,定居于古底。历经500余年,传20余代,人丁逾万,其后裔分布三省七县数十个乡(),由于前500余年无谱牒记载,时代久远,世事沦桑,条件局限,无从追溯到本宗的始代鼻祖,故世系断自仲荣公。史料记载中提出了较多疑虑:如世系断自仲荣公,那么仲荣公的先祖又是谁?仲荣公是直接从江西太和迁湖南宝庆黑田铺的?那么仲荣公究竟出生于江西泰和县,还是出生于湖南宝庆黑田铺?此类疑端,悬悬数百余年,也是前三届修谱想解决而尚未解决好的一个难题。这次趁合修《中华匡氏通谱》之良机,理事会派出专人专题调查此一疑题,在总修谱的推动下,在有关分支的支持和协助下,经过深入调查,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元、明、清和现代的有关资料,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证实了仲荣公即是邵东分支谱牒中记载的继恕公。继恕公出生于宝庆黑田铺,其先祖学金公原籍江西泰和,南宋时定居现双丰县湄水河畔的杨梅庄。(《探源》另有详述)。它既解除了几百年来族人的一个疑虑,也解决了历届修谱想解决而未解决的一大难题。是本次修谱的一大成果。再如仲荣公次子宗贵公后裔五世文西、文添二公,由古底迁居本镇东安塘(东塘村),惜当时未能及时修谱,故六、七、八、九世无文字可考,前三次修谱亦无记载,本次修谱对此仍无法考证,四世失传,引为历史遗憾,可见修谱之重要。尤其对曾经遭受灭性之灾的匡氏宗族,合修《中华匡氏通谱》更为重要。通过修谱,寻根觅本,溯源探流,达到正本清源。以谱联宗族,定班别尊卑。宗族联则情谊笃,尊卑别则名分昭。谱能使祖德宗功流芳千秋万载,世代相传,源远流长,与江河同岁月,与日月同光辉。谱又能记载族人为国为民之丰功伟绩,光昭后人,激励子孙,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对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繁荣匡氏宗族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匡氏宗族乃中华民族之重要组成部分,自句须发派,子孙繁衍,人文蔚起,人才辈出,分居神州各地,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诸如战国齐大将匡章公,军功显赫于三代齐君;匡衡公凿壁取光,刻苦求学,奋发上进,汉代良相,政绩卓著,他的英名与历史共存,与日月同光;唐代良将宗圣公,功德昭世。近代豪杰匡互生胸怀反帝反封、救国救民之大志,英名永垂青史;匡裕民弃笔从戎,身经百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等等。这些都是先祖给留赠后代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牢记先祖恩泽、继承和发扬先祖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勤奋好学,艰苦笋业,奋发上进的精神,反帝反封、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使之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此次修谱以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修谱的始终。进一步肃清族长至尊,族规视为圣典的封建宗法思想观念,紧密联系族情,确定修谱内容和方法,民主制订和修改族规族训。其目的是使其规范后代言行,有所遵循,牢固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成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品质、忠于人格、志向高远、大有作为的人。建设和睦团结兴旺发达的家庭。家庭和宗室同是人生的两个支撑点,家风正则族风正,族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宗族才能兴旺发达。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德。

在修谱的全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彻底肃清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思想观念。坚持男女平等的新思想、新观念,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权力和承担同等义务。本届修谱,在三修谱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此一精神,不分男女、不分嫁入嫁出,不分老幼,都享有编入谱牒的同等权力和负有同等义务。族规规定:今后,依照国家法律坚持男女平等以外,在族内的一切重大事宜,应由男女共同商讨决定。实行男女平等,不仅是女性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匡姓的共同利益所在,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族人民的一大进步,也是此次修谱工作的一项重大革新。

本次修谱是在总结历次修谱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体例、内容、形式等诸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指导思想明确,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解决过去存在的疑难问题。用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写谱牒。坚持求真务实,既尊重历史事实,又体现时代精神。做到形式多样、体例得当、内容丰富、叙事真实、重点突出。记述、世系、图表清楚。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工具性和可读性。

通过修谱,愿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精诚团结,互尊互爱,互帮互学,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为国效力,为民造福,为宗族争光作出更大的贡献。

是为序。

 

十九世嗣孙匡光前敬撰

公元二OO七年八月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