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湘西北匡氏族谱》续谱总序言

2017-07-13    阅读 386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家乡人们常常有句口头禅,总是说作人做事“心中要有谱”、或曰“不能离谱”。由此可见人们对“谱”的尊崇,这里反映了一种民族文化心态,同时也是依附本家族的表现。宗族是指源于一个祖先、按照父系血缘积聚而成的同姓成员,宗族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族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的档案材料。据考证,中国自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以前,虽有谱系却无文字记载,仅凭口头流传。夏商周三代,只有对郡王或全氏族人重大行为的零星记载,不成体统。到了春秋战国,则有专门史官记载君王或诸侯的事迹,这些文字既可看作历史,也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家谱或族谱,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的“廿四史”即为帝王将相的家谱和族谱。而百姓修撰族谱,则是封建社会中期特别是活字印刷发明以后的事。

  宗族要加强凝聚力,需用族谱来收族。清人说:“宗者总也,宗族而有谱,正以总聚其原本也。虽宗有大小,属有亲疏,时有远近,屋有迁徙,总之一体所分,使无谱以聚之,凡同陌路矣。”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谱的修撰:宋宁宗皇帝、明太祖高皇帝对修谱曾下过专门的圣谕;清朝极力倡修族谱。清朝皇帝从顺治十八年始修家谱《宗室玉牒),定制每十年修一次。(道光八年湖南湘乡匡氏族谱记载说“今圣天子孝治日隆……乃令海内得姓受氏者三十年一修谱帙”)清朝官员纷纷修谱,并积极为他人族谱作序。到了近代,孙中山、毛泽东对此也曾有过专门的论述。特别是(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2001>29)阐述更为明晰:“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藉,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最近,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姓氏统计》,现在全国共有约4100个姓,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姓达24000多个。也就是说,中国已有近2万个姓氏在时间的长河中消亡了,这是多么悲哀和值得深思的事呵!

  我匡氏家族源远流长,历经三千多年而不衰。匡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匡氏得姓始祖句须公。当时我中华尚混沌初开。句须公任鲁匡邑宰,其后人“以邑为氏”而得姓,称为匡氏。(通志·氏族略)有此记载。据(郡望百家姓》、《姓氏考略》记载匡氏“望族居于晋阳郡”(古唐国地,春秋时为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汉设县,治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地区),有“望出晋阳”之说(我湘西北匡氏即此堂号),这应当为匡氏正源。

  据近年出版的《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记载“匡姓出于姬姓”。距今三千多前,,周武王姬发和第周公姬旦、子成王姬勇灭商纣王,实行“大分封”,共分了七十一个诸国,姬姓从而繁衍分支出198个姓氏,匡姓即是其中之一。由此可知,匡姓出于姬姓,是帝的后裔。从西周秦汉至北宋初年,匡姓在华夏大地上是一个大姓,也是一个望族。可是世事沧桑,匡氏后裔却历经了大磨难和大风波。匡氏的南迁始于唐朝初年,在唐末以后,匡有过三次大迁徙。我湘西北匡氏应该是在明朝初年,为避元乱,来了一次“江西填湖广”大移民。《姓氏辨证》载:北宋初年(公元960)宋帝赵匡胤因其名中有匡字,于是成天下避讳,为逃灭族之灾,匡氏一迁再迁,迁徙频率之高是其他姓氏中历史上少见的,真可是流离失所、饱受蹂躏,此时匡氏改为字形相似的“主”姓。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宋廷复揣民姓“主”氏大为不妥,下令改姓。匡氏先祖在易姓之时,亦尽可能地选“匡”的近音宇或保留主要部分字形为姓氏,于是遂改为康姓、羌姓、姜姓、徐()姓、方姓、王姓等。《古今姓氏书辨证》有此记载:“本朝避太祖庙讳,改匡氏为主姓,政和间民姓主嫌,并改为康姓”。至北宋亡,南宋时,经江西丰城匡氏后裔匡赤上奏宋高宗赵构,到朝廷准奏,部分恢复祖姓,依然为匡姓。然而许多匡氏改姓的后裔,历经了宋、元、明清数百载,仍然未恢复祖姓,一直沿用易姓至今。(如衡山、衡东、南岳、重庆合阳来苏里地康氏;分布在江西于都仙下、兴国、宁化等地的紫微方氏;甘肃临洮、无锡夹山、宜兴地的熙河王氏;南通通州羌氏;华容伍家庄的徐氏等等)直到清康熙搜姓氏之遗忘,修订族谱之殊谬,于是诏令匡氏恢复原姓。尽管这样,我匡氏家族已经深受大创,匡氏子孙为生计,流落遍及华夏的每一个角落甚至缅甸、泰国等地。这次我参加了在江西召开的中华匡氏通谱联系会议,了解到匡姓人口较多的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如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山东、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在会上我了解到这些地区匡氏均已开始修谱,一大批匡氏贤士在从事这一功德无量的工程。)90年代初全国人口普查,我匡姓占全国人0018%,占汉族人口的002%。因此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人百家姓前一百位。虽然现在我非大家族,但是在《百家姓》中,我匡姓却赫然在目。在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中匡姓被列为253位,中国科学院依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将我匡姓排在279位。可见我匡家族的奋斗力和生命力,可以说我匡氏家族当年威风仍存,而且势必发扬光大。

  据史书记载,我匡氏大家族不乏佼佼者。周武王部下匡侯的后裔中的七兄弟,在山上搭草屋而居,致使闻名全球的胜地庐山被命名“匡庐”;西汉丞相、学者匡衡至今被中华民族奉为艰苦学习的榜样,“凿壁借光”的成语世世代代激励着奋发学习的后来人;我先祖文贞“为官勤慎”、两袖清风誉为典范,湖南省志、石门县志均有记载……。直到近代、现代,开国将军(中将)匡裕民,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匡亚民被人们誉为美谈。仅《中国人名大辞典}里收录的匡氏名人就有11例。据考证“天下匡氏一家人”,我们为这些族贤感到骄傲、自豪,却也感到“任重道远”;树木之枝叶茂盛,必由于根本;家族之子孙繁衍,必源于祖宗。鲁迅先生之子海婴儿时曾“打破砂罐纹()到底”问先生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是谁?”鲁迅先生一一作了回答。试问,如果不知家谱,怎么回答孩子这个问题?!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孩子怎么想?!难怪欧阳文忠公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宗族辈分)之序者,禽兽之不若。”一岁多就失去父亲的我,也曾多次想到这个问题,可是无处去问,无人可答。直到2006年看到老的《匡氏族谱》,才圆了我多年的梦,激动之心无以言表。当时我多么盼望我和我的子孙有—套完整的家谱和族谱呵!

  谈到这里,首先要感谢匡家拐德梅先生及其先父祖培长辈(原匡家拐匡氏族长),是他仃历经岁月的洗礼,不怕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特别是灾难性的文化革命中的“破四旧,立四新”)终于非常虔诚地完整的保存了一套1918(民国七年戊午岁仲秋月)编撰的《匡氏疡谱》。否则,我们今天真成了“无谱”之人。这次寻祖、祭祖、续谱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套家谱可真应该记上头功。

  我们湘西北匡氏家族,均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先祖——大明礼部侍郎()文贞公,(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侍郎: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京官)系晋阳堂(堂址在山西太原地区,另外“唐”“景”姓也属晋阳堂)分支。先祖—生天赋仁慈、德恕高超、济困扶危、学富五车,为官时鞠躬尽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先祖生四子:长子以通、次子以道、三子永华、四子永堂。因先祖教子有方,四子均有建树,同为国家栋梁。通、道二公奉命出征,举家随往。战事结束,通公迁合市(现临澧县合口镇龙池村),道公迁西蜀(现四川),先祖随华、堂二公居石郡八都(现石门匡家坪)。因时局动乱,族人地域之隔,我湘西北匡氏家族一直未修族谱。直至民国年间,合口、石门南、北乡名士泛远、嗣梅、风池、懋德、德明、冠章、祖滨、象贤、祖玉、祖惠、柱尧、百祥等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于民国七年完成了合谱联族定派之大举。结束了两地族人识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沧桑,近年来两地又失去了联系。

  也许是先祖在天有灵,安排了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在一个不经意的地点,失去联系多年的两地族人终于戏剧的见面了。因为一个经济事由的交往,开始,真有点“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之势。但是,毕竟血浓于水,通过交谈,才知道原来是同宗共祖。后来在一个喜庆宴上,合口匡家拐的业先(原为本村村支部书记)和昭生、朗甲、朗吐等人议起了寻祖、祭祖之事。也许是匡氏人办事雷厉风行、不甘落后的共同性格所致,于是说干就干。业先等人联系了临澧德枚、德金、业军、业贵、业浓、朗云、朗明,石门祖书、百铸、百发、照九、朗荣、朗松等人;在石门著名企业家元堂、宝峰开发区主任照国、临澧县政法委业俊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按谱记载寻先祖坟茔(谱记载:“青玄山下地名老虎堡自明迄清,匡姓有坟一冢,乃文贞公之墓,系早年售山遗此。”)终于如愿。随即成立了以祖书为主任、业先为副主任的祭祖筹备委员会,并于200668发出《湘西北匡氏祭祖告家族亲人书》,得到了广大族人积极响应。

  200743,一座高4米、宽33米整体一高两低成寺院型的丰碑,树立在青玄叫老虎堡先祖坟茔前。在主持人“为了纪念先祖和列祖列宗,匡氏后裔走到一起来了,真可谓千年等一回!先祖啊列祖列宗,醒来吧,您的子孙来看您来了!我们邀请的嘉宾来看您来了!”的呼唤声中,规模空前隆重的公祭大会开始了,石门县人大、政协的主要负责人和家族数百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族内外反响十分强烈。在筹备祭祖的活动中,很多族人对续谱的愿望非常迫切。为了敬祖,为了传承,为了不辜负广大族人的期望,祭祖筹委会原班人马又开始了续谱筹备工作。毕竟世上最难割舍的是亲情,人类传承不息的是血脉呵!

  最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筹资兴建的《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隆重落成。2007715,美国中华大族谱协会理事长黄秉聪先生出资,在北京华亭国际俱乐部召开了“中华大族谱北京座谈会”。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游琪、世界华人联合总会主席姜琳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60多人及媒体参加了会议。《中国青年报》以粗黑体发表重要文章“民间修谱悄然升温”。据报道,湖南省祁东县60多个人口较多的姓氏中,有近50个姓已撰修族谱;江西瑞昌市修谱姓氏达98%。这一切告诉我们,敬祖寻根已成大势。识时顺势续谱是为了唤起对古时家族的记忆,追溯我家族的人脉根源。有人认为修谱有五义:报国恩、述祖德、敬宗收族、训子孙、有无相通,它必然“上溯祖宗,尊尊也,下逮子孙,亲亲也,尊尊孝也,亲亲仁也,达之天下,莫重于家乘也。”为了续谱工作有效健康的开展,首先我们致函中央文化部办公厅、《中国家谱总目》编撰委员会、湖南省文化厅、湖南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等单位,得到了他们的回函肯定和支持。

  有了有关领导部门的具体指示,家族广大亲人的支持,新成立的“湘西北匡氏家族续谱编纂委员会”一班人自讨苦吃,丝毫不敢懈怠,想到原来族谱距今已近百年,谱上先辈绝大部分已驾鹤西去,成了作古之人。如果我们不及时抢救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条件、有能力为之而不为,多少年后,留下的不仅仅是遗憾,而更重要的是犯罪。“抢救族谱”这是时引赋予我们的重任,是先祖和先辈们的在天之灵的期望,也是广大族人的深情委托。“盛世修谱”正当时,时不我待;天时地利人和,只争朝夕。于是,采丁员们不顾年岁巳高,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走村串户、翻山越岭采集家族原始资料;编委会领头人不怕冷言冷语、口干舌燥多方筹集资金;主编人员近百个日日夜夜敲打键盘,以致头昏眼花、腰酸背痛。这一切丝毫挫败不了他们“续谱敬宗”的信念,也是为了“世代昌荣”的愿望。重重困难,即使历绍“九九十一难”,也是为了取回“真经”——《匡氏族谱》,孰重孰轻,心中自明。

  我们此次续谱,本欲联络早年迁往四川的先祖次子以道的一支人马,合谱来一个大团圆。但苦于经费困难,无以成行,未能如愿,实属一大遗憾。另外我们本着“务实”不搞花架子,不图虚名、不攀附假托装饰门面(历史上有些家族的族谱为“光宗耀祖”,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或族人)的宗旨搞好续编。至此,我们编委会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在上上下下的大力支持下,在方方面面的不息努力下,身负连接近千年、传承逾万代的《中华匡氏通谱·湘西北分支谱》(为遵循全国“中华匡氏通谱编委会”关于统一族谱名的精神,故冠以此名)已经问世了,我们虔诚地奉献给先祖、先辈的在天亡灵,特别是为国为民牺牲在战争年代战场上的匡祖珍、匡德亮、匡德钊、匡东山诸烈士,以及牺牲在各个不同战场上的匡氏精英们;奉献给在我们这次续谱中给予精神、经济、精力上大力支持的领导、族贤、族人们;奉献给我们匡氏家族的希望之星—繁衍不息的匡氏子子孙孙们!

  为了家族时代传承,我们恳请匡氏后裔贤德者,对于族谱三十年小修、六十年大修,使我家族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兴旺发达无穷尽矣!

  在此,我们衷心祈祷:“伏冀我祖,默佑宗邦;赐福子孙,瓜贻绵长。人文蔚启,层出贤良;和顺发展,万代馨香”。

  我们诚挚祝愿:“匡氏后裔,恩泽铭心;尊老爱幼,家族大兴;奋发图强,为国为民;开拓进取,与世俱进”!

  谨此为序。

  

(临澧)十七代孙匡德金敬撰

2008年元月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